1084 大事不糊涂

推荐阅读: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美利坚:我来是留学,不是留情啊四合院:从青霉素开始末世: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仙子都只想和我修行都市医仙,女总裁们最强救星华娱1990,我是电影厂厂长暮汉昭唐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盘龙神剑

    吉普车里,杨涛坐在一旁,身边是揉着眉心的夏老。
    这几天,众人吃住都在钢铁厂的办公室会议室里,作为组长更是要起到带头作用。
    如今,终于可以回去休息休息了。
    “涛。”
    “首长!”
    夏老摆手,“这次你们给出的报告,老陈看了,很有科学性,也很有条理。”
    杨涛听了脸上没有变化,接着就听到夏老继续开口,“对于氧气顶吹转炉这项新技术,老陈早就关注了,只是一直没有深入了解。”
    “上次实验成功后,报告就是他审阅,然后做出迅速推广的决定。”
    “这次意外,他来这里主持工作,也想确认一下到底是不是技术本身存在的隐患。”
    夏老完,随后露出欣慰笑容。
    “事实证明,这项技术本身是没有问题,这为我们接下来全国推广打消了疑虑。”
    “上级领导得到这消息也是欣慰。”
    杨涛点头,“这项技术若是能够推广开,对钢铁产量意义重大。”
    “对。”
    夏老应了一声,不过很快又恢复惆怅。
    “但事故的发生,总会带来影响!”
    “毕竟,这不同于以前,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,也没有正确的方法啊。”
    杨涛明白,这次事故后,一些持中立态度的人肯定会打退堂鼓。
    既然以前的平炉能用,也能跟得上需求、任务,为什么要冒险去搞新技术?
    只要完成任务就行。
    而那些原本跃跃欲试想要提升的人,也会变得犹豫。
    石山钢铁厂这么大的工厂都消化不了的新技术,他们可以吗?
    万一再出事怎么办?
    尤其是那些厂长和领导,他们考虑的更多。
    两人沉默着,车子往机械厂驶去!
    快到机械厂门口时候,杨涛还是出自己心里的想法。
    “首长!”
    夏老看过来,杨涛一脸坚定。
    “我认为,这项新技术不能这样拖下去。”
    “时间久了,就会让人安逸,让人习惯,让人忘掉这项技术。”
    “而时间恰恰是我们最没有办法掌控的存在,与其等着,不如主动点。”
    夏老侧头,看着略带稚嫩的脸庞,一副正经的模样,不由问道,“那你,怎么主动点?”
    “既然大家都有顾虑,那就公开的来一次现场演练!”
    “让大家亲临现场,都看看如何正确操作,如何正确的使用这项新技术。”
    杨涛完,夏老拍了拍前座,司机会意,将车子停在路边。
    “具体!”
    “是!”
    杨涛整理好思路,开启起来。
    “首长,这次事故虽然带来了不好的影响,却也给我们提个醒,挑出许多隐患。”
    “尤其是通过调查发现,暴露出很多平时不注意的问题。”
    “不论是管理上,还是思维意识上,工厂领导、技术员都没有做好准备,就冒然开始,实在的,这样的结果幸好是现在出现,若是等大量投产后,再爆发的话,那将是灾难性的。”
    “现在这些问题的出现,可以让我们早发现问题,早解决,早预防。”
    “借此,我们可以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工作,进行风险监控.”
    杨涛着,夏老总觉得嘴巴上少根东西,不得劲。
    但耳朵里,又被杨涛到了心坎里。
    一时间也没了摸索的心思。
    “所以,我觉得可以充分吸取这次经验教训,完善钢铁厂的管理体系!”
    “然后通过一次现场演练,将这些经验传授出去,将新技术的优点告诉大家,重拾大家对新技术的信心。”
    杨涛完就看向夏老。
    夏老深吸气,并没有同意,也没有拒绝。
    在心里盘算得失,随后开口。
    “你想过没有,这其中的风险。”
    杨涛点头,“想过,但我觉得,这种有益于革命建设的好事,总得有人来做。”
    “我们机械厂,愿意做这个开路先锋。”
    夏老靠在椅背上,拉开车门,冷风灌入车内,让整个人都变得冷清。
    “将你想的,写份报告,周一下班前,放到我的桌上。”
    杨涛面色欣喜,“首长放心,保证完成任务!”
    车子再次启程,杨涛在机械厂大门口下车,随后目送车子离开。
    摸了摸胡茬,身后安仲生领着李俊明两人下了车,一起过来。
    “杨总,我们先回去了。”
    安仲生心里还在想着钢铁厂锅炉的事,这次去调查,两相比对后,也发现工厂里不少隐患。
    这会儿就想着赶紧回去,免得多生事端。
    杨涛想起任务,看着安仲生三人道,“刚才我跟夏老起这次事故,我需要你回去后,将看到的问题卸下来,然后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。”
    “包括出现问题后的应急措施.”
    “其实就是个新的管理条例,周一上午,交给我。”
    杨涛完,安仲生明白,“好,回去我就写。”
    随即,杨涛安排人用车将三人送回钢铁厂,随后转身往机械厂走去。
    半下午的时候,工厂里一片忙碌。
    过了大门,杨涛就发现道路两侧的横幅上,毛笔大字又变了。
    原先是欢迎各界人士访问指导。
    现在成了,安全责任重于泰山。
    显然,机械厂紧跟实事啊。
    “涛,回来了,快,怎么回事。”
    “你这一去可是大半个周啊,都咋样?”
    “这一天天的等消息,可就报纸上的只言片语,具体啥情况?”
    杨涛刚到办公室坐下,娄晓娥将水杯递过来,陈宫和杨佑宁就一前一后跑进来,看到杨涛开口就问。
    只是见杨涛这副模样,一看就知道这几天下来并不轻松,显得很憔悴。
    两人完就坐在一旁,等杨涛喝完水。
    这时,刘怀民王国栋也走进来,找地坐下。
    杨涛喝口水润了润嗓子,让娄晓娥将门带上。
    有些事,报纸上没登出来前,还是不要流传出去的好。
    屋子里五人四人看着杨涛,然后杨佑宁从兜里拿出烟,几人点上。
    “这次去现场,唉!惨啊!”
    “上千度的钢水,浇在身上,登时人就没了,一点渣渣都留不下!”
    “整个车间.”
    杨涛开口就让几人心里沉甸甸的,虽然都是从动乱年代走过来的,见惯了生死,但这么听杨涛,还是心里堵的慌。
    “我们从报纸上得到消息,只是事情还在进展中。”
    刘怀民开口,杨涛点头。
    “已经调查清楚,原因是多方面的,但最主要的还是操作不当,缺乏应急手段…”
    “若是当时及时关闭氧枪,若是能够移开炉盖,或许也不会这么严重”
    当即,杨涛将调查结果详细了一遍。
    几人越听,脸上越严肃。
    尤其是涉及管理责任问题,一旦出了事,他们几个没得跑。
    “石山钢厂的领导层,除了伤病的,其他人都换了!”
    “而且听夏老,黄老因为这事,被上面警告一次。”
    “负责监管石山钢铁厂的孙老,更是记过一次。”
    杨涛将听到的消息了下,屋子里除了吧唧烟的声音,没有别的。
    “我听到消息,冶金局那边的老大,被调到西南去主持地方工作了。”
    刘怀民又是一个大炸弹下来,吸烟的声音更加急促。
    王国栋把摇头掐灭,“上级对钢铁厂什么意见?这些天,因为爆炸的事,不少人都怀疑新技术的可行性。”
    杨涛看了眼杨佑宁,对方点头。
    “老王的是真的,这几天四九城关于这事的讨论声音很大。”
    “钢铁厂那边也是人心浮动。”
    着看向杨涛,“你是怎么想的?”
    杨涛没想到影响这么大,却也坚定对组织一次现场演练,重拾信心。
    “回来路上,我跟夏老建议…”
    “所以,我想将这份新技术推一把,让更多的人见识到它的优势,只要规范的操作,就能将这项技术掌握。”
    “这也是我们机械厂的机会,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”
    杨涛断断续续将与夏老的复述一遍,随后更是解释一番这样的好处。
    只是,屋子里,一片沉默。
    杨佑宁眼睛一瞪,刘怀民眉头皱起,陈宫眼皮低垂,王国栋更是欲言又止。
    他们清楚杨涛这样做的后果。
    这万一出了问题,那后果不是杨涛负担的起的。
    他们几个能够逃脱?
    尤其是杨涛明明不需要这样的。
    以他如今的地位,如今的身份,再以他的年龄,多年后,他们这些人老去,这机械厂就需要他来挑大梁啊!
    就是他们,现在的地位已经比起轧钢厂时期强了太多。
    只要平稳下去,将资历攒够了,等上面有空出来的位置,他们就能挪动屁股啊。
    即便没有升上去,那在这位置上退居二线,那也是一份荣耀。
    可以,现在,他们更加想安稳的,也更需要安稳。
    砰
    就在王国栋准备开口反对的时候,杨佑宁猛地一拍桌子。
    “这事,我看中!”
    随后更是拿起杨涛的缸子灌了一口,看向几人,“伟大的领袖过,前途是光明的,道路是曲折的!”
    “越是这个时候,就是坚持真理,就是要勇往直前的时候,就是要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时候。就是让那些个畏首畏尾的家伙看看。”
    “咱们机械厂从来不怕困难,就是要做这个出头鸟,就是要走一遭这曲折路。”
    杨佑宁神情高昂,目中透着坚定。
    周围几人都被杨佑宁的高亢声音吓了一跳,而后便是诧异的目光。
    今个的老杨,有些反常啊。
    杨涛跟杨佑宁不算是生疏了,自以为算是了解其性情为人,却也没想到竟然是他第一个站出来同意。
    简直出乎预料。
    与杨涛一样的还有王国栋。
    刘怀民听到杨佑宁的话,目光一扫,然后就跟陈宫对上眼了。
    两人跟杨佑宁打交道的时间多了,自然明白这家伙的打算。
    无利不起早。
    这家伙肯定是奔着成功后的巨大影响力去的。
    至于失败的后果,他不是不知道,但他更是对钢铁厂,对杨涛,对工人充满信心。
    这,就是一场没有理由的豪赌。
    但就是知道了怎么样?
    机械厂的书记,总设计师和厂长。
    原则上有什么事,三人商量着来就行。
    三人商量后拿不定主意的,那就少数服从多数。
    现在,杨涛是提出者,杨佑宁又同意了,刘怀民,就是反对也没用。
    而且,在心里他也不想反对。
    他,岂能不如杨佑宁这家伙?
    笑话。
    杨涛看了眼杨佑宁。
    刚开始的时候,确实挺激动的,但看到刘怀民和陈宫眼神之间的交流,杨涛瞬间就明白这家伙的心思了。
    不过明白归明白,却是依旧感激。
    或许这就是杨佑宁能够成为厂长的原因吧。
    在这个位置上,或许会有各种诉求,在外人眼里的各种缺点,不称职。
    但能够在关键时候,吼一嗓子,承担自己的责任,这点,杨佑宁对得起屁股下的位子。
    这也是他一直尊敬杨佑宁的原因。
    事不计较,大事不糊涂。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gqlou.com/xs/0/526/665653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gqlou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