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福缘
推荐阅读: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、美利坚:我来是留学,不是留情啊、四合院:从青霉素开始、末世: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、仙子都只想和我修行、都市医仙,女总裁们最强救星、华娱1990,我是电影厂厂长、暮汉昭唐、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、盘龙神剑、
“福气,遇见危险,消耗福气,能够逢凶化吉或者减弱即将遇到的灾厄,甚至提前化掉气运里出现的黑气。”
“消耗十缕福气,可得一桩自身气运范围内能承受的机缘。”
徐青明白了福气的妙用,接下来的问题是福气是如何获取的。
“总不能是日行一善吧。”
“最近我做的善事,大概就是义释试图对自己行凶的流民。”
徐青逐步仔细分析自己最近做的事情,想知道哪一件对滋长福气有帮助。
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既然是福气,做善事应该是最接近获取福气的办法。”
徐青转念有了主意。
今年的府试在六月,院试在七月底。
如今距离府试,还有大半个月。
准备府试之余,不耽误他做点别的事。
以他案首的身份,在别人眼里,已经是默认会取中生员。
而十四岁的生员,足以称得上一句前途光明。
所以同样的话,他以前出来的份量与现在的份量,截然不同。
…
…
“侄徐青,见过董世叔。”徐青朝县衙仓库的秤长董大海见礼。
“不敢当,不敢当。来人,看座上茶,上好茶。”
一番客套后,董大海和徐青宾主座,他开口询问:“徐哥来找我有何事?”
董大海心知如果是李典史有事找他,没必要让前途光明的侄子过来传话,所以大概是徐青自己有事来找他。
徐青:“侄想弄个稍微大一点的鸡舍,缺一些本钱,想请董世叔入股。”
“鸡舍?”董大海还以为是什么大事,没想到居然是养鸡。他摆手:“这点事,入股做什么,贤侄缺多少,我借你。”
是借,其实肯定是不打算要回来。
徐青微微一笑,解释了自己的主意。
董大海道:“似贤侄这样养鸡,那本钱确实需要不少,而且还得投进许多人力。不过现在南直隶人多地少,不缺人力。关键是,贤侄的养鸡之法,真能让鸡长得更快,肉更多?”
徐青:“此事侄和婶娘已经验证过。”
他接着又道:“大规模养鸡,防疫、水源是重中之重,因此场地须得好生挑选,而且需要熟练的人手。”
这个时代已经有专门养鸡的鸡场了,连养猪去势的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。
董大海:“这方面的事,我能帮上忙。”
徐青:“另外,弟志在科举,经营终归是道,不适合亲自出面,所以世叔明面上入股较好,不过这养鸡的技术,可以是我无意中从古籍里翻出来,赠给世叔,只希望养鸡场形成规模之后,以侄的名义给县学、社学里的贫寒学子赠一些腊鸡,补充营养。再多招一些失地的贫民为养鸡场干活。”
“此诚善事。”董大海立时明白徐青的用意。
生员的舆论影响不,而社学总会源源不断出现生员的,这些人受了恩惠,自然会为徐青好话。
失地的贫民,相对容易拿捏。
很多豪强乡绅就是这么干的。
趁着荒年,将人家地买走,再让人当自己的佃户。又利用自己的权力,逃避赋役,这样一来,佃户交的租子,比以前官府收的赋税还少,不得还要感谢老爷们。
而且贫民失地,往往生活破碎,这时候能有一口饭吃,岂能不感恩戴德。
另一方面,不管徐青用心如何,总归是在做善事。
董大海心知,有了功名的读书人,莫民,他们这些衙门的喽啰,也是发自内心看不起。
国朝的舆论,自来不许官府与民争利。
什么是民?
没做官的读书人才是民。
徐青显然和他平常认识的士子不太一样。
当然,有可能是还太年轻,真信了为天地立心、为生民立命的话。
徐青和董大海商量好,又来到郭家兄弟住的地方。
…
…
“这个乞丐叫米,至于他,死活都不肯自己的名字。”郭壮道。
一个黑中介,一个试图行凶的打手,放是放了,但放了没不能抓回来。
徐青拿他们还有用,他走到中年汉子面前,缓缓开口道:“姓不肯,名总可以吧。”
“福,福气的福。”
徐青笑道:“遇到我,确实是你的福气。你今后跟我姓,做我的家奴,怎么样?”
“啊。”中年汉子颇感意外。
徐青:“怎么,你不想。”
“不是,我差点向你行凶,你为何还要留我在你身边?”
“第一,使功不如使过,我有一桩生意,需要有个眼线替我盯着。第二,我有你的把柄,要拿捏你很容易。第三,你看样子是走投无路了。”徐青轻声道。
“我老家还有妻儿。”
“你表现好,我以后帮你找回她们,如果人不在了,我帮你重新成家。”徐青淡淡开口。
“徐福拜见主人。”
“叫公子吧。”
“是,公子。”
徐青随后让徐福签了奴契,至于徐福曾经卷入莲花教当民夫的事,根本不算事。因为朝廷早有旨意,被裹挟从贼的百姓,只要主动脱离教匪,既往不咎。
因为若是跟莲花教有点关系的百姓都抓,这乱根本平不了。
只会坚决人家的造反之心。
剿抚剿抚,当然是以抚为主。
徐青又来到叫米的乞丐面前。
米忙跪地磕头:“人愿意当公子的家奴。”
徐青:“……”
见过骨头软的,没见过这么软的。
但都是乞丐了,骨头不软,也不会要饭。
他淡淡道:“给你一个机会,解决掉杜老三,你以后就坐杜老三的位置,专门为我打探消息。”
“额……”
徐青朝郭壮使了个眼色。
郭壮将米一脚踢开,“滚吧,要么人回来,要么尸体留在城外的义庄。”
米摸爬带滚地走开,一身尘土,随后反应过来,“义庄。”
他连忙朝城外的义庄跑去。
郭壮:“公子,郭力已经在义庄了,只等这个乞丐去解决杜老三,收编杜老三手下的一群乞丐。”
徐青:“这些日子麻烦郭大哥、郭二哥了。等院试一过,我会想办法令郭大哥坐上捕头的位置。”
郭壮眼中不禁涌出热泪,双膝跪地,指天为誓:“人郭壮愿为徐家世代赴汤蹈火!”
“消耗十缕福气,可得一桩自身气运范围内能承受的机缘。”
徐青明白了福气的妙用,接下来的问题是福气是如何获取的。
“总不能是日行一善吧。”
“最近我做的善事,大概就是义释试图对自己行凶的流民。”
徐青逐步仔细分析自己最近做的事情,想知道哪一件对滋长福气有帮助。
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既然是福气,做善事应该是最接近获取福气的办法。”
徐青转念有了主意。
今年的府试在六月,院试在七月底。
如今距离府试,还有大半个月。
准备府试之余,不耽误他做点别的事。
以他案首的身份,在别人眼里,已经是默认会取中生员。
而十四岁的生员,足以称得上一句前途光明。
所以同样的话,他以前出来的份量与现在的份量,截然不同。
…
…
“侄徐青,见过董世叔。”徐青朝县衙仓库的秤长董大海见礼。
“不敢当,不敢当。来人,看座上茶,上好茶。”
一番客套后,董大海和徐青宾主座,他开口询问:“徐哥来找我有何事?”
董大海心知如果是李典史有事找他,没必要让前途光明的侄子过来传话,所以大概是徐青自己有事来找他。
徐青:“侄想弄个稍微大一点的鸡舍,缺一些本钱,想请董世叔入股。”
“鸡舍?”董大海还以为是什么大事,没想到居然是养鸡。他摆手:“这点事,入股做什么,贤侄缺多少,我借你。”
是借,其实肯定是不打算要回来。
徐青微微一笑,解释了自己的主意。
董大海道:“似贤侄这样养鸡,那本钱确实需要不少,而且还得投进许多人力。不过现在南直隶人多地少,不缺人力。关键是,贤侄的养鸡之法,真能让鸡长得更快,肉更多?”
徐青:“此事侄和婶娘已经验证过。”
他接着又道:“大规模养鸡,防疫、水源是重中之重,因此场地须得好生挑选,而且需要熟练的人手。”
这个时代已经有专门养鸡的鸡场了,连养猪去势的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。
董大海:“这方面的事,我能帮上忙。”
徐青:“另外,弟志在科举,经营终归是道,不适合亲自出面,所以世叔明面上入股较好,不过这养鸡的技术,可以是我无意中从古籍里翻出来,赠给世叔,只希望养鸡场形成规模之后,以侄的名义给县学、社学里的贫寒学子赠一些腊鸡,补充营养。再多招一些失地的贫民为养鸡场干活。”
“此诚善事。”董大海立时明白徐青的用意。
生员的舆论影响不,而社学总会源源不断出现生员的,这些人受了恩惠,自然会为徐青好话。
失地的贫民,相对容易拿捏。
很多豪强乡绅就是这么干的。
趁着荒年,将人家地买走,再让人当自己的佃户。又利用自己的权力,逃避赋役,这样一来,佃户交的租子,比以前官府收的赋税还少,不得还要感谢老爷们。
而且贫民失地,往往生活破碎,这时候能有一口饭吃,岂能不感恩戴德。
另一方面,不管徐青用心如何,总归是在做善事。
董大海心知,有了功名的读书人,莫民,他们这些衙门的喽啰,也是发自内心看不起。
国朝的舆论,自来不许官府与民争利。
什么是民?
没做官的读书人才是民。
徐青显然和他平常认识的士子不太一样。
当然,有可能是还太年轻,真信了为天地立心、为生民立命的话。
徐青和董大海商量好,又来到郭家兄弟住的地方。
…
…
“这个乞丐叫米,至于他,死活都不肯自己的名字。”郭壮道。
一个黑中介,一个试图行凶的打手,放是放了,但放了没不能抓回来。
徐青拿他们还有用,他走到中年汉子面前,缓缓开口道:“姓不肯,名总可以吧。”
“福,福气的福。”
徐青笑道:“遇到我,确实是你的福气。你今后跟我姓,做我的家奴,怎么样?”
“啊。”中年汉子颇感意外。
徐青:“怎么,你不想。”
“不是,我差点向你行凶,你为何还要留我在你身边?”
“第一,使功不如使过,我有一桩生意,需要有个眼线替我盯着。第二,我有你的把柄,要拿捏你很容易。第三,你看样子是走投无路了。”徐青轻声道。
“我老家还有妻儿。”
“你表现好,我以后帮你找回她们,如果人不在了,我帮你重新成家。”徐青淡淡开口。
“徐福拜见主人。”
“叫公子吧。”
“是,公子。”
徐青随后让徐福签了奴契,至于徐福曾经卷入莲花教当民夫的事,根本不算事。因为朝廷早有旨意,被裹挟从贼的百姓,只要主动脱离教匪,既往不咎。
因为若是跟莲花教有点关系的百姓都抓,这乱根本平不了。
只会坚决人家的造反之心。
剿抚剿抚,当然是以抚为主。
徐青又来到叫米的乞丐面前。
米忙跪地磕头:“人愿意当公子的家奴。”
徐青:“……”
见过骨头软的,没见过这么软的。
但都是乞丐了,骨头不软,也不会要饭。
他淡淡道:“给你一个机会,解决掉杜老三,你以后就坐杜老三的位置,专门为我打探消息。”
“额……”
徐青朝郭壮使了个眼色。
郭壮将米一脚踢开,“滚吧,要么人回来,要么尸体留在城外的义庄。”
米摸爬带滚地走开,一身尘土,随后反应过来,“义庄。”
他连忙朝城外的义庄跑去。
郭壮:“公子,郭力已经在义庄了,只等这个乞丐去解决杜老三,收编杜老三手下的一群乞丐。”
徐青:“这些日子麻烦郭大哥、郭二哥了。等院试一过,我会想办法令郭大哥坐上捕头的位置。”
郭壮眼中不禁涌出热泪,双膝跪地,指天为誓:“人郭壮愿为徐家世代赴汤蹈火!”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gqlou.com/xs/1/1496/1164318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gqlou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