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章:胜负已定

推荐阅读: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美利坚:我来是留学,不是留情啊四合院:从青霉素开始末世: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仙子都只想和我修行都市医仙,女总裁们最强救星华娱1990,我是电影厂厂长暮汉昭唐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盘龙神剑

    看到冯云霞一脸担忧,李启文就知道她误会了。
    “妈,你放心,这是合法的东西。”
    李启文笑着提醒她:“那个是辣蓼,你忘了?我时候跟爷爷去山里挖药的时候,带回来过,让奶奶炒来吃的那个。”
    冯云霞闻言回忆了片刻,顿时恍然:“蓼菜?哎呦!你不早!我还以为啥东西呢!”
    得知秘方植物的身份后,冯云霞就放松多了。
    “怪不得我闻着那个味道有些熟悉,就是想不起来,原来是蓼菜,好多年没吃过了。”
    蓼是中国传统的野菜之一,以辛辣著称。
    古代春天要吃五辛盘,也就是五种辛辣的春菜,发五脏之气。
    这五辛就由葱、蒜、韭、蓼、芥五种菜组成。
    芥就是芥菜的籽,味道辛辣,研磨成粉后,就是中餐常用的黄芥末。
    京城地区的著名吃芥末墩儿,芥末鸭掌,就都是用黄芥末做的。
    而五辛中的蓼,就是水蓼的嫩芽了。
    有的地方会用蒿笋来代替蓼,但蒿子的辣味完全比不上水蓼。
    因为水蓼的味道太辣,南方有些地区甚至保留着用它捕鱼的原始捕捞技法。
    也就是在水边采集水蓼,然后锤出水蓼的汁液,丢进水中,鱼就被辣翻了。
    蓼有很多种,一般称为辣蓼的,都是水蓼。
    水蓼大都长在水边,李启文时和爷爷进山挖药,顺手就会挖一些野韭菜,野蓼菜带回家里,让奶奶炒来吃。
    那种特殊的鲜辣味,让他至今记忆犹新。
    所以他才会特意买来了辣蓼草,来配制油泼辣子。
    这种辣蓼在网上有人卖,不过都是当做中药材的。
    它味辛,性平,有化湿行滞,祛风消肿的功效,所以很多药方里都用了它入药。
    但《本草纲目》里提到,古人种蓼都是作为蔬菜的,它的主要用途,还是吃。
    《礼记》还专门写过它的吃法,比如做猪肉的时候,春天就用韭菜,秋天要用辣蓼。
    而不管烹制鸡鸭猪肉,还是鱼鳖,都要往腹部填辣蓼来腌制。
    只是因为它的辛辣口感对肠胃有所影响,渐渐被其他蔬菜取代,也没人栽种了。
    只有酿酒的人,还会用它的汁液来调制酒曲。
    告诉了老妈实情,李启文就回到了镜头前。
    直播间里,观众们都在讨论着神秘配料到底是什么。
    已经有好奇的观众表示要来秦省找这家面馆,亲自登门尝试了。
    眼见效果立竿见影,李启文马不停蹄,又给老妈教起了复合醋的制作。
    五味调和,是厨师的基础。
    但想要把食物的味道把控到精妙,调和到随心所欲的境界,却难上加难。
    就连身为御厨的高祖爷爷,自认为都难以做到。
    不过李启文在融合了他老人家的记忆后,再结合自身所学,却隐隐触及到了本质。
    他在初中化学课上学过不同溶液的浓度,回家也用盐和味精做过试验。
    当时他不觉得有什么,但结合高祖爷爷的厨艺经验,他却发现了两种不同味道的东西结合起来,往往会增强某一种味感,让它变得更突出。
    就像是往味精水里加点盐,尝起来会更鲜。
    如果再加点柠檬汁,效果就更明显了。
    还有糖水也是同理,同样浓度的糖水,一杯里加了盐,喝起来就比另一杯更甜。
    这用历代名厨总结的经验,就是简单的一句话:盐为百味之首。
    但真要研究五味调和,却会涉及到增强、掩蔽、派生、干涉、反应等不同的现象。
    加盐让糖水更甜是增强效果。
    掩蔽则是利用一种味道,来让另一种味道减弱,甚至消失。
    比如鲜味、甜味可以遮盖苦味,姜葱味可以遮掩腥味等等。
    派生则是指两种味道混合,会产生第三种味道。
    比如豆腥味与焦苦味结合,就能够产生肉的鲜味。
    干涉的原理,是一种味道的加入,会让另一种味道失真。
    比如菠萝或草莓味的加入,就会让红茶变得更苦涩。
    所以红茶一般都配柑橘。
    至于味反应,就更细微了,属于化学层面的变化。
    比如食品粘稠度、醇厚度能增强味感,细腻的食品可以美化口感,pH值于3的食品鲜度会下降等等。
    这些现代食品工业方面的理论成果,古代厨师虽然大都知道,但却没办法准确描述,只能用似是而非的经验来进行总结。
    但李启文却可以通过老祖宗的记忆对照,瞬间理解这些经验背后的原理,并且归纳起来,推陈出新。
    于是乎,李启文用七种不同的醋,外加十二种调料,还有盐,糖一起熬出的复合醋,一口就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。
    “额日他哥嘁!这醋味道嘹咋咧!”
    二姑喝了一口,直接蹦出来这么一句,顿时把李启文逗乐了。
    但尝过醋味的老妈,三姑,高天风他们,却对这个评价十分认同。
    “这个醋绝了啊!”
    高天风端着个碗,吸溜吸溜的喝着醋,一边咂嘴一边赞叹:“你这醋我感觉都可以当饮料喝了,酸味一点都不冲,而且回味还有甜味…
    我这辈子都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醋!真的!你之前做面的时候怎么不做啊?”
    “你没看到有多麻烦吗?这么多种醋,这么多料,还要兑,还要熬的,我哪有时间?”
    把熬好的醋端去了配料台,李启文洗了洗手,就又准备动手炒臊子了。
    臊子的改良就简单多了。
    他只是把花椒的用量加多了两成,又加了一丢丢茴香。
    现在的人口味都偏重,稍微麻一点,会更适合当下的口味环境。
    另外他把买回来的焉耆大肠辣椒泡开后,切碎了炒进了臊子里。
    这种大肠辣椒比较特殊,肉厚,有嚼劲,而且一点都不辣,反而还有点回甜。
    把它炒进臊子里,比肉还好吃。
    臊子炒好后,老妈下了些面,打算尝尝味道。
    结果一碗面压根不够分,几人又下了三碗,拌着臊子吃得坐直了腰,才算满足。
    高天风扶着吃饱的腰,唏嘘感慨:“我算是知道了,原来之前你在家做的那些面,都是糊弄我的。
    你真用心做的面,比之前我吃的那些面都好吃!”
    “在家的时候也没见你少吃啊?”
    李启文笑着吐槽。
    “回去以后,你再做面,都得是这个标准。”
    高天风看着臊子盆,意犹未尽,但肚子里却实在吃不下了。
    李启文不以为然:“我哪有闲工夫给你又磨辣面子又炒臊子的?”
    “我不管,你要是不做…”
    高天风眼珠一转:“那我就来找阿姨,让阿姨做给我吃。”
    “好!”
    冯云霞笑得合不拢嘴:“你想吃了就过来,多少都管够!”
    直播间里,看到他们吃得香甜,观众们都快馋疯了。
    “到底有多好吃啊?”
    “等我有钱了,一定得买个隔着屏幕也能闻到味儿的手机!”
    “这家店在哪儿?报地址!我现在就打车过去!”
    “主播你赢了,本来下个月我打算去贵省旅游的,现在改计划了,我要去秦省找你吃面!”
    此时已经是临近下午放学的时间了,来接孩子的家长陆续到了学校附近,店里也开始上人了。
    来的都是熟客,大都是孩子家长。
    店里有位置坐,家长们都喜欢来店里坐着等,孩子也都提前好了,知道来店里找爸妈。
    有些晚上不想回去做饭的,就直接在店里解决了。
    但今天来到店里的客人,一进门就不约而同的吸起了鼻子。
    “什么味道?这么香?”
    老妈闻言,热情笑着招呼:“我们店里升级配方了,油泼面,臊子面,都改良了,味道好得很!要不咥上一碗?”
    嗅到店里的香气,客人们早就被勾起馋虫了,自然没人拒绝。
    “那就来一碗么!”
    “给我来碗油泼扯面,碗嗷!晚上不敢咥太多,减肥呢么!”
    “给我来个干拌臊子面。”
    面对顾客的点单,老妈也熟络的介绍:“你听我的,你先咥个传统臊子面尝一哈,今天的面有惊喜呢!”
    听他这么,客人们也都从善如流,欣然同意。
    “三个油泼,两个臊子!”
    冯云霞在前面点单,二姑和三姑则在厨房里忙着做面。
    很快,第一碗油泼扯面就下好了。
    二姑往碗里加了辣椒面,一勺热油泼下去,香气如同一团型蘑菇云,蒸腾而起,在店里轰然炸开。
    “哎呦?你家辣子咋这么香?”
    点臊子面的客人有些后悔:“我能不能换成油泼面?”
    老妈端着面,给第一个客人送去,一边宽慰他:“你不着急,臊子面也好吃。”
    第一个客人闻到香气,已经忍不住了。
    拿起筷子,他将面拌匀,夹起一筷子,就塞入了口中。
    咀嚼了几下,满口的香气散开,他眼前一亮。
    来不及把口中的面咽下,他就回头招呼:“再给我下一碗!油泼扯面!大碗!”
    第二个客人闻言,疑惑问他:“你不是减肥呢么?”
    “明天再减!”
    回应他的是一番狼吞虎咽。
    很快,臊子面也出来了。
    看着碗中熟悉的臊子面,第二个客人有些疑惑。
    他是老顾客了,在店里吃过很多次臊子面。
    但这不就是他以前吃过的那种臊子面吗?有什么惊喜?
    可没等他问出口,一股浓郁而又特殊的醋香味就从碗中飘了出来。
    “嗯?”
    他察觉到了什么,用筷子搅拌了下,端起面碗,就先喝了一口汤。
    入口的酸香让他愣了下,随后就抬头冲冯云霞问:“大姐,你家这个醋哪儿买的?太香了么!”
    听到他夸赞,老妈笑得更开心了:“我家自己熬的,好喝不?好喝再给你来一勺。”
    “好喝好喝!太好喝了!我就没喝过这么美的醋!”
    这客人端着碗,吸溜吸溜的喝着汤,喝一口,一声舒坦,越喝越起劲。
    滋啦~!
    随着一碗碗油泼面的出餐,店里油泼辣子的香气逐渐飘到了门外,其中还混着一股让人口舌生津的独特醋香。
    此时正是学校放学的时候,走读生们陆续来到大门外,准备填补饥肠辘辘的肠胃。
    其中不少人手里都拿着网红面馆的代金券,三三两两走在一起。
    路过姐妹手擀面门口,他们就一头扎进了热气腾腾的油泼辣子香气,和复合醋香的香气之中。
    被这股香气包裹后,他们下意识的停下了脚步,看向了店里热闹排队的场面,喉结耸动。
    看了看手中的代金券,他们相视一眼,全都一转身,跑到了姐妹手擀面的门口,排起了队。
    而此时的店里,已经人满为患了。
    “娃不急嗷!给你拿号,姨先抓紧给你们做。”
    老妈招呼着客人,忙得脚不沾地。
    李启文和高天风太占地方,已经被赶出店外了。
    看着眼前火爆的场面,高天风啧啧感叹:“我看,都用不着斗音引流了,光靠学校的学生,阿姨她们都要忙不过来了。”
    他们两人都没去看对面客流明显稀少了许多的网红面馆,因为胜负已经定了。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gqlou.com/xs/2/2458/2496522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gqlou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