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1章 海的那一边,还有一个岛国

推荐阅读: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美利坚:我来是留学,不是留情啊四合院:从青霉素开始末世: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仙子都只想和我修行都市医仙,女总裁们最强救星华娱1990,我是电影厂厂长暮汉昭唐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盘龙神剑

    李明长出一口气。
    虽然还不能算铁证如山,但是狄仁杰如今掌握的证据,也足够把那个百济来的帮厨给提溜过来“协助调查”了。
    “问题是,你怎么证明百济国与此事件有关?”
    李明没有忘记这个前提。
    实话,凶手是谁是此案最无关紧要的部分。
    因为在这种级别的政治暗杀中,那家伙几乎肯定是幕后黑手推出来的弃子。
    抓住弃子的唯一价值,就是顺藤摸瓜,找到隐藏在后面的大坏蛋。
    不过,对方既然是大坏蛋,那一定会把坏贯彻到底。
    不定那位放火的帮厨已经……
    “是不是已经身中八刀,被迫自杀了?”李明半是调侃地问。
    狄仁杰摇摇头:“哦,那倒没有。”
    没有就好……“那人抓住了吗?”李明问。
    狄仁杰还是摇头:
    “没有。我们刚查出凶手的身份,正要请他协助调查。
    “结果发现那帮厨已经几天没有来上工了。
    “到他家才发现,他已经上吊自尽了。”
    李明一愣:“这和我的有什么区别,这不还是被灭口了吗?”
    狄仁杰不解地摇摇头:“不一样啊,他是上吊的,不是背后中八刀啊。”
    “你要抓住重点……唉算了。”李明不和他继续杠了,把话题再拉扯回来。
    “现在人已经被灭口了,证据链到他那里也已经断了。
    “该怎么证明你的论断?怎么证明那个帮厨背后的黑手,就是百济国?”
    纵火犯的国籍出身并不能明什么。
    大明的民族可太丰富了,大家混居在一起,可没有规定百济人必须给百济打工,突厥人必须给突厥卖命啊。
    境内外第三方敌对势力——比如中枢的大臣、地方的士族,或者突厥余孽、真腊等敌国蛮酋——也不是不可能买凶杀人。
    只是恰好买到一个祖籍百济的角色而已。
    “有的陛下,有的。”
    狄仁杰又拎出了第三份材料。
    “这是上个月,百济国使者前来朝觐进贡时的记录。
    “根据记录,使者曾在路上偶遇了这名帮厨,当时帮厨正外出采购菜蔬。
    “两人擦肩而过,交谈了几句。但是因为距离远,跟踪人员没能听清楚,可惜。”
    狄仁杰叹了口气,继续道:
    “国务衙门所食用的菜蔬,都是由南城外的特定菜园供应,但当时两人却是在西门外偶遇的。
    “这明,这很有可能是一次事先约定的接头。
    “我大胆猜测,就是在那次接头之中,可能双方就定下了纵火的阴谋。”
    李明沉思了一会儿,点头表示同意:
    “确实,虽然不知道两人了些什么,但那次邂逅本身确实值得怀疑。”
    外国使者单独密会本国百姓,这多少有点不把自己当外人了。
    “那名帮厨,是什么来历?”李明最后问道。
    这次狄仁杰没有再查阅资料了,不加迟疑地回答道:
    “生在百济和原高句丽的边疆地区,当年百济与新罗两国战事绵绵,他随家人定居在了高句丽,直到我们占领了平壤城。”
    能进入国务衙门的,做好背景调查工作是基本的基本。
    “但是现在看来,那人的逃难并不单纯,可能一开始就是百济打入高句丽的细作。”
    狄仁杰推测道。
    李明耸耸肩:
    “反正现在人都已经死了,纠结于他的身份并没有多大意义。
    “还是去问问百济,那群东夷到底是几个意思。”
    他的语气十分平和,听不出明显的喜怒哀乐。
    却听得狄仁杰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。
    这是杀意啊……
    不过这种寒彻骨髓的寒意并没有持续太久。
    很快,李明又恢复了原本的气场,拍拍手下爱将的肩膀。
    “不管怎么。你这么快就将案件查出了眉目,是大功一件啊!”
    这次将案件全权委托狄仁杰办理,也是对他能力的一次考校。
    可以,老弟的表现完全没有让他失望。
    不但案情查出了重要线索,而且还顺便整肃了一下京中的官场纪律。
    更为重要的是,老弟在办案过程中,已经初步展现出了一位优秀宰相所应该具有的能力——
    思路清晰,思维缜密,而且不惟上、不惟书,只惟实。
    在“我心中只有陛下一个太阳”的狂热大明,这种特质可以是难能可贵了。
    这种能跟自己一辈子的良臣,是要好好栽培一下的。
    就像对房遗则、长孙延那样的“栽培”。
    “你能力出众,此案若能破获,你是首功。
    “只是有一点不足——你应该对自己再更自信一些,便更好了。”
    着,李明勉励地给了狄仁杰的肩膀一记拳拳。
    可怜的狄仁杰被吓得虎躯一震。
    在结束工作汇报以后,他就又回到了之前的那种状态,整个人都快缩成了一团,唯唯诺诺地嘀咕着:
    “不不不……全是陛下的功劳,我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文书工作……”
    “哎呀你怎么那么客气,哈哈哈~”李明大笑着,拍拍老弟。
    老弟吓得不敢随便吭气了。
    他真的不是在客气。
    看似这案子是狄仁杰在查的。
    但是他做的工作,虽然繁琐,但其实并没有多大难度——
    就是多问人、多查资料,然后把问出来的结果汇总而已。
    可以是一种另类的“查监控”。
    狄仁杰所需要的一切信息,都被陛下的官僚系统给在暗中记录了下来。
    一个个体在什么时候、在哪里、做了什么,只要愿意,总是能查出来的。
    一切留痕,这是何等严密的监视!
    而更可怕的是,这种密不透风的监视并不依赖于具体某一人的作用。
    一切的运作都是成体系化,一切都有法可依。
    如此严整的特务统治体系,甚至让他这个特务头子都感到不寒而栗!
    难以想象,难以想象。
    陛下对这个国家的掌控力,真是达到了难以想象的恐怖程度!
    这是真的将大明这个国家,给打造成了一架巨大的机械啊!
    之前,狄仁杰一门心思扑在查案上,所以觉得这套监视体系还挺方便的。
    而现在,后劲儿上来了。
    他慢慢体会到了这套统治制度的威力,越想越怕,越想越怕……
    “你怎么了?”
    李明轻轻拍了拍狄仁杰。
    狄如梦初醒,浑身一激灵。
    这才发现,汗水已经打湿了衣衫。
    “陛陛陛……”和大独裁者发生了肢体接触,狄仁杰都不会话了。
    自己做过什么、过什么,甚至想过什么……其实李明陛下完全查得到!
    他在陛下面前,完全是透明人一般,毫无秘密可言!
    想到这里,狄仁杰真正感到了恐惧。
    通过这起案件,他恍然意识到了李明陛下的真正可怕之处——
    深不可测。
    表面上一副笑呵呵的模样,实际上,他什么都知道,这个国家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……
    “你……你身体不舒服吗?”
    眼看伙伴忽然像打摆子一样发起抖来,李明都慌了起来。
    靠,别啊,不要我想重用谁,谁就变成病秧子药罐子呀!
    “不是,我……臣……”狄仁杰大汗淋漓。
    越想镇定下来,就越慌神。
    “你工作太累了,要不还是先回去休息几天吧。”李明担忧地。
    狄仁杰如蒙大赦,浑浑噩噩地打个喏,一溜烟跑了。
    “嘶……哎?”
    看着动若脱兔的老弟,李明纳闷地挠了挠头皮。
    看样子,狄仁杰的身体好像还挺不错的?
    可是让他别太紧张,怎么他好像反而越来越慌了……
    “不过不管了。
    “如果真能做实这事儿是境外势力,那倒还好办了……”
    李明紧绷的脸色松弛了下来。
    使者在外,代表的就是国家意志。
    如果搞事的是外敌。
    如果想射日的不是大明内部的势力。
    那问题就好办了。
    如今的大明,已经是天下无敌了。
    能让这个伟大帝国完蛋的力量,只有内因。
    官僚集团的腐化、地主阶级的反扑、地狱矛盾的爆发……
    都有可能给这个杂糅大帝国的心脏来上一刀。
    李明当上天下共主,满打满算都还没几天。
    就算从他大明称帝算起,也就一年吧?
    如果这一年的德政,换来的是内部敌对势力的刺杀。
    那就明,矛盾已经大到一定地步,必须开启“大清洗”了。
    万幸,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迹象。
    “这起案子的查办最好不会出现什么反复,最好不是内鬼,否则狄仁杰和肃反委员会就有的忙了。”
    大明臣民慈祥的君父,李明同志,在心里嘀咕着。
    根据现有证据,姑且先以百济为出发点,将案情继续梳理下去。
    “第一个明显的问题,作案都有动机。
    “百济国暗杀我的动机是什么?”
    想到这里,李明刚轻松起来的脸色又暗了下去。
    有没有一种可能,百济其实也只是买凶杀人的中间环节,只是套的一层保护壳呢?
    真正的坏蛋仍然另有其人,甚至仍然龟藏在国内呢?
    这样的话,前面的一切猜测都要推翻重来。
    仍然有刁民要害朕……
    “这样推理下去就没完没了了。
    “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。就先以百济国单独策划为出发点……”
    李明陷入了沉思。
    百济如果想要动自己,在大明制造混乱,其目的不可能是为了给地主阶级张目。
    理由无非有三个——
    一是摆脱藩属国的地位,自己称帝。
    二是为高句丽复国。
    三是侵吞大明的东北领土,扩张本国的利益。
    其中,一、二两条动机又可以统一归到第三点上。
    问题来了,作为孱弱的东夷之邦,真有这个能力和胆识,敢来挠一挠华夏大一统帝国的痒痒肉吗?
    答案是,有的。
    大唐即使在鼎盛时期,四方蛮夷也常常不老实,有事没事过来蹭一下。
    比如高句丽、吐谷浑、吐蕃、临邑等等,突厥就更不用了。
    华夏文化圈,突出一个白眼狼文化——
    东南西北,不管哪边的猴子,都觉得自己是华夏,都想要争一争正统。
    所以,百济也可以把大明当做另一个“大唐”——
    对核心汉地暂时不敢妄动。
    但对延迟爆表的边边角角,他们还是敢过来蹭便宜的。
    “不过,他这是打错主意了啊。
    “该好好问问百济人,他们到底想怎么样了。”
    怎么问,也是有讲究的。
    用嘴问,会显得软弱,得到的答案也几乎肯定只有一句:我不道啊!
    但直接用拳头问,又显得太穷兵黩武了。
    而且现在财政紧张,西南那边也得动兵。
    如果再在东北方向开辟第二战场,对角线跨越亚洲大陆同时打赢两场战争。
    估计房遗则都得发出尖锐爆鸣了。
    “直接问是问不出来的,直接打也站(没)不(有)住(经)脚(费)。
    “还得继续往深处查,查他个证据确凿,查他个水石出。
    “等调查结束,这场暴雨季节也差不多拖过去了。国内堤坝建设不再紧迫,预算生出来就能开战了。
    “趁夏秋天热,先打百济,冬天再打真腊。
    “跨度这么大,军费一定得爆表吧?不知道房遗则会怎么想……”
    李明在心中简略地做着规划,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。
    “这雨,该下到什么时候啊……”
    …………
    “今日天晴气朗,是举办夏日祭典的好日子啊。
    “祭奠我们逝去的国之重臣,苏我氏一族。”
    新罗百济高句丽所在的朝鲜半岛,还要再往东。
    东瀛列岛,倭国。
    新即位的孝德天皇一脚踩在焦黑的废墟上,仰望着碧蓝澄澈的天空,脸上满是纯粹的笑容。
    在他的脚下,被烧成焦炭的断残垣之间,躺着一具干瘪如同枯枝的焦尸。
    几乎没有人认得出来,这具焦尸曾是倭国第一权臣,苏我虾夷。
    就在几日前,他的儿子苏我入鹿被孝德天皇——当时还是皇子轻——在一场“鸿门宴”式的宫廷政变中诛杀了。
    这便是“乙巳之变”。
    皇权的绊脚石已经在这次政变中被铲除了,橡皮图章天皇再次拥有了实权。
    由是,岛国诸氏族暂时结束了分裂,名义上统归大阪难波宫的天皇领导。
    这便是岛国中央集权的发端。
    “报告天皇陛下,根据汇报,百济、新罗二韩进贡的使者已经抵达奈良藤原京(即飞鸟),等候陛下召见。”
    孝德天皇的近臣,此次乙巳政变的操盘手中臣镰足向陛下上报,语气十分恭敬。
    刚才还和风细雨的天皇,脸色骤然变化,如同夏季的暴雨一般,毫无征兆地大发雷霆:
    “奈良!奈良!怎么还是奈良!
    “他们难道不知道,朕已经将天下之都,从藤原京迁到难波宫了吗!难波宫,才是天下的中心!”
    近臣惧怖,低头不敢多言。
    疾风暴雨之后,又是风平浪静。
    须臾,天皇的表情又变得温文尔雅了起来。
    “还请爱卿安排人马,为进贡的二韩使者接风洗尘,接引他们来京。
    “好吗?”
    淡淡的一抹微笑。
    “是……是!”中臣镰足感到自己的汗毛都竖起来了,心惊胆战地退下。
    插曲过后,孝德天皇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,嘴里不停地嘀咕着。
    “二韩……原本是三韩。百济,新罗,还有一个高句丽。
    “高句丽,去哪里了呢……”
    他的视线投向了西方。
    海的那一边。
    “明……
    “李明……”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gqlou.com/xs/3/3381/2228506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gqlou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