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生机勃勃的年代

推荐阅读: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美利坚:我来是留学,不是留情啊四合院:从青霉素开始末世: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仙子都只想和我修行都市医仙,女总裁们最强救星华娱1990,我是电影厂厂长暮汉昭唐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盘龙神剑

    燕京。
    “师傅,麻烦去香格里拉,谢谢。”
    “好勒。”
    司机老李笑呵呵的应了一声。
    “哥是第一次来燕京吗?”
    “算是吧。”
    这个时空,李杰是第一次来燕京。
    “那你可要多留几天,咱燕京是六朝古都,吃喝玩乐,样样都是这个。”
    眼见两人聊起了天,李海仁好奇道。
    “欧巴,你们在什么?”
    嗯??
    这外语一出来,司机师傅明显愣了一下。
    咋还是个外国人呢?
    一听李杰也起了外语,司机师傅顺口问道。
    “哥是海外华人吗?”
    “不是,我来自韩国。”
    “韩国啊。”
    司机师傅乐和和一笑。
    “韩国好啊,现在讲究一个中韩友好。”
    燕京的出租车师傅,不,准确来,全国的出租车司机都是能侃的人。
    一天天接乘换客,形形色色的人见到了一大堆,内向的人,也变外向了。
    从机场一路到北动附近的香格里拉。
    这家酒店是燕京老牌五星级酒店,始建于87年,最早是专门的涉外酒店,现在虽然不设置身份门槛。
    但价格贵的出奇。
    一间标准套房,一天的房费是200多美刀。
    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,连一晚都住不起,除了住,餐饮的价格也不便宜。
    咖啡厅的一杯牛奶十几块,一杯咖啡6-70。
    就这物价水平,放在二十年后,那也算贵的。
    不过。
    香格里拉的生意却不差。
    对于外国人而言,五星级酒店一晚的房费200多刀,完全算不上贵。
    一杯咖啡60-70RMB,折算成美元的话,也就8美元左右。
    搁在星级酒店,物价算不上贵。
    跟国外的一些星级酒店比,甚至算得上便宜。
    李杰既然来了,肯定不会在衣食住行方面亏待自己。
    不开个什么总统套。
    行政套间必须安排。
    办理入住时,直接开了一个月。
    一路上,服务人员都很客气,毕竟,他费给的多,给的还是美金。
    换做是任何一个国家,服务人员收到费都会开心。
    刚刚那个出租车师傅,他也没忘记给费。
    “欧巴,这里的环境好像还不错啊。”
    进了房间,李海仁打量了一眼房间内的布局。
    相比于李杰,她对华夏这边是两眼一抹黑。
    完全不了解。
    “毕竟是星级酒店。”
    李杰一边放下行李,一边道。
    “待会出门,你最好多做一点保湿,燕京这边,很干燥的。”
    来到华夏,李杰并不着急马上投资什么的。
    投资实业的赚钱速度哪有金融市场来得快?
    实业只是一个幌子而已。
    当然。
    实业必须要有。
    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欢迎实业投资者,因为只有投资实业,才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。
    就业是什么?
    是政绩。
    是税收。
    是选票。
    是满意度。
    日后的懂王高喊什么制造业回流,为的就是增加就业,稳固他的基本盘。
    不过。
    眼下国内对外资的限制要比日后更多一点。
    毕竟,此时国内还没有加入WTO,而且,像院线投资这一块,外资是进不去的。
    不给投。
    “阿勒?”
    不多时,在游览燕京时,李海仁惊讶道。
    “欧巴要投资零售业吗?”
    “没有,我只是了解了解。”
    李杰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政策。
    “根据华夏的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》,零售业和影视文化产业一样,都是‘限制类’项目。”
    “要投资的话,必须与华夏企业合资经营,并且需要中方控股。”
    “目前,只有北上广深等几座试点城市开放外商投资。”
    “另外。”
    “审批手续也比较麻烦,需要商务部门,以及地方的审批。”
    “这么麻烦吗?”
    一听那么多要求,李海仁不禁有点迷惑。
    投资限制还那么多?
    而且,只是零售业而已,这又不涉及到一些敏感的东西。
    “毕竟是刚刚开放。”
    李杰笑着解释道:“华夏这边没有太多的经验,限制多一点,也能理解。”
    90年代虽然已经明确确立了转向,但保守派的声音也不。
    不仅是摸着石头过河,还得防着自己人推一把、拉一把。
    走起路来,磕磕绊绊,这不是很正常。
    况且。
    投资超市,只是李杰立起来的一个幌子。
    他要投资的行业是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》里面没有列出来的项目。
    像互联网这种新生事物,不仅法规跟不上,政策也是。
    根据目录,它既不属于鼓励类,也不是限制类、禁止类。
    这也是早期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接收外资的原因之一。
    法无禁止即可为。
    为了这次的华夏之旅,李杰准备了整整5000万美金,这也是他个人名下所有的可流动资金。
    其中,一部分还是贷款。
    5000万美金,看着很多,但实际上却很少。
    以藤讯为例,1999年第一轮融资时,估值就高达1100万美元。
    新琅更是高达8000万美元。
    是的。
    成立一年多的新琅,估值就有了8000万美金。
    要不怎么会有互联网泡沫。
    不论是东方,还是西方,互联网相关的企业,估值就像是吹气球。
    一个月,一个新台阶。
    所以。
    5000万美金,真的不多,这笔钱,李杰目前都放进了外汇、期货市场里,从哪里赚钱,都没这里快。
    对于普通人而言,外汇、期货是赌博。
    一个点的波动都会损失惨重。
    但对于李杰这种知道大势,且理论过硬的人来,外汇、期货市场,约等于捡钱。
    并且,区区5000万美金,投入到外汇、期货市场,就像是一滴水花入大海。
    根本影响不到大势。
    这边。
    李杰和李海仁在华夏‘旅游’,那边,陈道俊还是走上了收购起亚汽车的路。
    奇迹投资公司以1.1万亿韩元收购了起亚汽车。
    折算成美元的话,大概6.3亿美元。
    “道俊,你疯了吗?”
    陈养喆看着对面的孙子,脸色阴沉如水。
    “你知道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吗?”
    “而且,你的那个公司,完全没有汽车行业基础,你花了这么多钱,跟打水漂有什么区别?”
    “爷爷,我只是想尝试一下而已。”
    陈道俊语气‘轻松’道。
    “您不是想让顺洋旗下的汽车业务做起来吗?”
    “我们两家合并吧,以股换股,怎么样?”
    “以股换股?”
    “你要跟我换股?”
    陈养喆脸色又是一沉。
    “你知道顺洋汽车的估值是多少吗,如果顺洋和起亚汽车合并,我会丢掉顺洋汽车掌控权。”
    “你觉得我会同意这个方案吗?”
    “何况,道俊啊,你没有任何管理汽车行业的惊讶,想要经营一家企业,不是有钱就行。”
    “虽然我不知道你手里有多少子弹,但你能掏出这么大一笔钱,想必资金链肯定会很紧张。”
    “我只需要等着起亚汽车陷入泥潭,越陷越深,等到快要破产的时候,我再反向收购不就行了?”
    听到陈养喆的这些话,陈道俊心中一惊。
    爷爷的计策,确实直指核心。
    他手里可动用的资金,确实不多了。
    不过。
    如果有需要的话,他可以抛掉一部分股票,当年,他可买了不少有潜力的互联网公司股票。
    再过几年,大名鼎鼎的纳斯达克大破灭就要来了。
    即使没有资金需求,他也会抛掉所有的股票,等股灾到了,到时候再低价买回来。
    所以。
    他不是特别缺钱。
    人老成精。
    眼看孙子气定神闲的样子,陈养喆心底不禁有些惊讶。
    这个臭子,到底有多少钱?
    又是从哪里赚的?
    资金不会凭空出现,也不会凭空消失,这子在国内明显没有什么投资。
    难道是那个叫吴世轩拉来的钱?
    如果是这样,那就能得通了。
    瞄准起亚汽车的,可不止内资,还有虎视眈眈的海外资本。
    包括顺洋汽车,也在那些人的狩猎名单里。
    对汽车。
    他确实有执念,但跟生存相比,汽车业务并不是难以舍弃的东西。
    有必要的话,他会卖掉顺洋汽车。
    谁开价高,那就卖给谁!
    “爷爷,我们要不要打个赌?”
    “赌?”
    听到这个词,陈养喆不由想起多年前的赌约,当时,道俊还是一个孩子,却精准的预见了谁能胜选。
    政商不分家。
    哪怕顺洋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几家企业之一,也不得不选边、站边。
    最近这几年,情况还好一点。
    十年前,那时候的日子更难过,那些正客们,都是一群贪婪的吸血鬼,时不时过来敲竹杠。
    想到孙子的神奇,陈养喆露出了一丝笑容。
    “你想怎么赌?”
    “就赌我能不能让起亚汽车起死回生?”
    陈道俊一脸‘平淡’的道:“以两年为限,如果两年内,起亚汽车能够走出泥潭。”
    “那么,顺洋汽车,我也要了!”
    “好,我跟你赌了!”
    陈养喆哈哈一笑,不论孙子是不是昏了头,最后能不能成功,这种纵横捭阖的气势,不丢人。
    商场如战场,何时何地都不能露怯。
    真老虎也好,纸老虎也罢,必须要拿出虎威天下的气势!
    这一点,他在其他人的身上都没有看到过。
    而这。
    也是他特别偏爱孙子的原因之一。
    可惜啊。
    如果他是长孙,那该多好,那样的话,指定他为继承人,法理、情理都合适。
    可惜。
    道俊只是孙子。
    虽然陈养喆是顺洋集团的会长,大部分情况下,他也是一不二的存在。
    但涉及到继承人选择,需要考虑的不止是个人意愿,股东的意见,其他子女的意愿,下面员工等等。
    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。
    国内的历史上,不乏选错继承人,行将就错的案例。
    眼下,陈养喆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定。
    大孙子虽然差了一点,但好好栽培,当一个守成之君,或许,应该没什么问题吧?
    不多时,陈道俊走出了爷爷的住所。
    很快。
    他就出现在起亚汽车的总部。
    “吴理事,怎么样,审计结果出来了吗?”
    “出来了。”
    吴世轩抽出一份文件。
    “道俊啊,情况不容乐观啊,你投入的那笔钱只是并购费用,想要让起亚汽车重新运转起来,后续至少还要再投入5-10亿美金。”
    “这还是裁员的情况下。”
    起亚汽车虽然谈不上空壳,但各方面的欠款,不知道有多少。
    债务包袱太大。
    单单供应商欠款,就是很大一笔钱。
    良久。
    陈道俊摸了摸下巴。
    “这样吧,回头再注入一笔资金,先把旧债还了,然后再借入一笔新债。”
    借新还旧,这是全球通用的套路。
    全用自己的钱,那多傻啊。
    “没问题,不过,你的军火库里还有足够的子弹吗?”
    吴世轩扬了扬手里的文件夹。
    “这可不是一笔钱啊。”
    “放心吧,够用。”
    陈道俊既然敢喊出买下顺洋的口号,自然不止那么一点点子弹。
    只是。
    如果重启起亚汽车失败的话,他个人即使不破产,那也是伤筋动骨。
    毕竟,收购+注入的资金,高达10亿美金。
    这笔钱放在哪里,都是一笔天量资金。
    “好,既然你有数,那我就放心了。”
    吴世轩呵呵一笑。
    “你先继续看着,我去财务那边。”
    等到吴世轩走后,陈道俊翻了一下桌上的审计文件。
    简略的看了一遍,他也有点揪心。
    情况,不容乐观啊。
    念及至此,他拨通了老爸的电话。
    老爸之前的那些话,给他打开了一点点思路。
    合资,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建议。
    他翻看过华夏那边的相关文件,汽车、摩托车整车制造,在华夏是鼓励类投资名单。
    虽然外资比例不能超过50%,但如果运作的好。
    这笔投资会成为起亚汽车起死回生的关键。
    “嗯?”
    远在燕京的李杰收到电话,连连摇头。
    “你想建立合资公司,想法不错,客观条件也充备,但管理的事,我可不会负责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此话一出,陈道俊沉默了。
    他最初的计划是老爸、老妈帮忙管理华夏分公司,这样,既能给他们找点事做一做,他本人也放心。
    现在,第一步就被卡住了?
    要不找找老妈?
    让老妈出面游一二?
    那么大的事,交给别人,他真不太放心,自己去管,他也没空。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gqlou.com/xs/3/3628/2374187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gqlou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