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 谢庭兰玉
推荐阅读: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、美利坚:我来是留学,不是留情啊、四合院:从青霉素开始、末世: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、仙子都只想和我修行、都市医仙,女总裁们最强救星、华娱1990,我是电影厂厂长、暮汉昭唐、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、盘龙神剑、
(一)
时间过了十分钟,边国宁道:“我要以秦科同学敬贺我和蒋苏梅教授的一首七绝开头,抛砖引玉:妻生同里出苏杭,夫在西州读草堂。举案齐眉风雨共,缅茄刻记两情长。希望你们都放飞思绪,发挥出自己的才情。”
付辛是他的学生,边国宁自然要点付辛第一个出场。
付辛坐直腰板,神色严肃,盯着餐厅里的吊灯。半天后,终于开口了:“春风吹大地,桃李各芬芳。为把师恩报,山川一片香。”完,他还是一直盯着吊灯,不敢看大家。
边国宁摇头,蒋苏梅微笑,边琪憋着笑,秦科看不出表情,赵俊和蒋珂也抿嘴不语。
沈菁性格爽直,憋不住了,”噗哧“一声,差点把口里的酒喷出来,笑道:“付辛同学,高,实在是高。”完,她大笑不止,都笑抽了。把一旁的边琪也逗乐了。
付辛满脸通红,手足无措,把头低下了。
边国宁没有点评付辛,而是接着点名边琪,就像老师上课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一样。
边琪大方地道:“边教授,您和蒋教授既是老师,又是我的父母。我从聆听您们对我的教诲,目睹您们为人处事的一言一行。今天借这个好日子,我对您们声谢谢。一首七律写给您们:未能如志远方行,三尺书台伴一生。学富五车倾解惑,才高八斗誉嘉声。守求德度心良善,淡泊功名意静平。岁月不饶乌鬓白,三千弟子记师情。”
听完边琪声情并茂的七律,沈菁一声好,率先鼓掌。众人也一起鼓掌。边国宁点头,蒋苏梅怜爱地看着笑靥如花的女儿。秦科也被她的至情打动,热切地看着她。
沈菁提议为边琪同学的才情干杯,众人一致同意。
不等边国宁点名,沈菁直接对秦科道:“秦科同学,该轮到你了。”
边琪不同意,笑着道:“菁姐姐,你违规了,应该由边教授来点名。我觉得该轮到你了。”
“不,沈菁替我了。下面轮到秦科同学。”边国宁没有理会边琪的抗议,道。
大家一齐看向秦科,想知道他这个理科生能写出怎样更精彩的诗词。
付辛抬起头来,看着秦科,脸上阴晴不定,好像在一个理科生能有多少墨水?沈菁似笑非笑,紧盯着秦科。边国宁微笑着,蒋苏梅也静静地看着秦科。只有边琪了解秦科,相信他一定能诗惊四座。她热切地期待着。
看着大家的不同眼神,秦科平静地道:“我曾经也是学生,对老师的辛劳感受至深。今天借这个机会,斗胆作一首《忆秦娥》,献给老师。一是对边老师和蒋老师盛情款待我,表示感谢。二是对教过我的老师,表示敬意。”
罢,他朗声念道:“期高卓,劳心不倦身肩薄。身肩薄,门墙桃李,为师凭托。少年有志功伊霍,江湖傲对风波恶。风波恶,师言谨记,雨旸时若。”
秦科吟罢,餐厅里一时间安静了。
边琪高兴地看着他,激动不已。
付辛看着他,不相信似地瞪大了眼睛。
沈菁心直口快,马上质疑道:“秦科同学,你真是理科生?你是不是骗我们啊?”
蒋苏梅看着他,眼神惊讶。
边国宁开口道:“秦,你词中‘伊霍’二字的意思是什么?”
“边老师,‘伊霍’是指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。伊尹放太甲于桐。霍光废昌邑王,立宣帝。后二人常被并称,指能左右朝政的重臣。”秦科答道。
“‘雨旸时若’呢?”边国宁继续问道。
“边老师,《尚书》的《洪范》篇中有记载:‘曰肃,时雨若;曰乂,时旸若。’后用‘雨旸时若’谓晴雨适时,气候调和。在这首词里的意思是无论雨天晴天,事事都顺利。
听了秦科的回答,边国宁点头称许道:“秦,你回答正确,运用准确。”然后,他看着其他几个年轻人,笑着道:“你们几个要加油了。还有谁自告奋勇?”
蒋珂和赵俊没有吱声。
沈菁泄气了,道:“边叔叔,秦科一个理科生都能如此,我这个中文系科班出身的,即使能作得更好,也没有光彩。算了吧,我还是喝酒吧。”完,她自斟自饮了一杯酒。
边琪笑着道:“沈菁同学,你也很优秀啊。我最知道你的文采,快,你别藏着掖着了。”
蒋苏梅微笑地看着沈菁,目光里满含期待。
“我作得不好,可不许笑啊。”沈菁像是对大家,其实是对秦科。
沈菁不再嬉笑,郑重吟咏出来一首七绝:“沧海桑田几变迁,经霜历雪亦恬然。中年更显从容色,再借苍天五百年。”
“好气势。”秦科率先赞道。
“好一个‘再借苍天五百年’。菁,借你吉言,我和你蒋阿姨要活几百岁。哈哈。”边国宁开怀大笑道。
“菁姐姐,你太棒了。你故意先抑后扬,欲擒故纵。”边琪搂着沈菁的肩膀,打趣道。
蒋苏梅也满意地看着沈菁。
“爸,妈,来,为大才女沈菁,咱们大家一起举杯吧。”边琪及时提议道。
(二)
几杯酒过后,边国宁又有了兴致。他起身走进书房,拿来一本《史记》,翻到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,指着其中一段读了起来。读完后,问几个人:“我给你们十分钟,谁能背诵下来?”
付辛知道自己肯定不行,便不话。
沈菁道:“边叔叔,您给我一个时,我也背不下来。”
边琪觉得自己的记忆力足够好,道:“老爸,您至少得给我半个时。”
蒋珂和赵俊俩人也都摇头。
边国宁看向秦科。秦科见无人敢尝试,便笑着对边国宁道:“边叔叔,我想试一下。”
他双手接过边国宁手里的《史记》,迅速进入阅读状态。
十分钟,秦科合上书,开始背诵起来:“李陵既壮,选为建章监,监诸骑。善射,爱士卒。天子以为李氏世将,而使将八百骑。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,过居延视地形,无所见虏而还。拜为骑都尉,将丹阳楚人五千人,教射酒泉、张掖以屯卫胡。”
“数岁,天汉二年秋,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,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,欲以分匈奴兵,毋令专走贰师也。陵既至期还,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。陵军五千人,兵矢既尽,士死者过半,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。且引且战,连斗八日,还未到居延百余里,匈奴遮狭绝道,陵食乏而救兵不到,虏急击招降陵。陵曰:‘无面目报陛下。’遂降匈奴。其兵尽没,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。”
“单于既得陵,素闻其家声,及战又壮,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。汉闻,族陵母妻子。自是之后,李氏名败,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。”
听秦科流畅地背诵完全文,几个人皆惊叹他有如此过目不忘的能力。
边国宁感叹道:“我今天又见到过目不忘的人了。秦,你不读中文系,可惜了。你怎么会去读理工科呢?”
沈菁好奇地问道:“边叔叔,您以前见到的那个过目不忘的人是谁?”
边国宁不语,只是微笑。
边琪突然明白了,笑着道:“老爸,那个人就是您自己。”
边国宁闻言,哈哈大笑起来。
接着,边国宁又道:“这是司马迁《史记》中的名篇。你们对李陵的故事应该都有所了解,那么你们对李陵这个人怎么看待?”
付辛这次当仁不让,马上道:“李陵背叛大汉,投降匈奴,之后还不愿回到大汉,是不折不扣的叛徒汉奸。为后人不齿。”
边琪却持不同意见,道:“李陵当时是迫于无奈,一定有留得青山在,不愁没柴烧的想法。汉武帝杀了他的全家,才导致他不得不真降匈奴。李陵以后也不曾率兵和大汉交战过,所以,他不该受到谴责。”
沈菁赞同边琪的想法,道:“李陵少年得意,作战凶猛,战功赫赫,是当时少有的猛将。他有很高的军事才能,以五千步兵大战八万骑兵都不下风,直到弹尽粮绝。所以,英雄是不应该被指责的。”
秦科也赞同道:“李陵是一代名将,为保全部属性命,宁可背上骂名。无论如何,抛开他名将的光环和后人的井下石,我觉得李陵是一个有仁怀的人。就凭这一点,他就值得我们宽容。”
边国宁最后总结道:“只注重颂扬成功者,对失败或失意者少有宽容,这种民族情绪已经羁绊我们几千年了。从当今一个的体育赛事上,更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。这不是一个成熟民族应该持有的心态,所以,任重而道远啊。”
边国宁完,餐厅里一时间又陷入了静默。
(三)
蒋苏梅适时插话道:“边教授,你能不能不去谈论那些沉重的历史话题?在今天这样一个好日子里,我们应该高高兴兴才对。来的都是青年才俊,还有我们乖巧的女儿,你多听听她们话。你不要总是倚老卖老,否则,我和蒋珂、赵俊要给你背诵法律条文了。来吧,年轻人,咱们一起再喝一杯。”
蒋苏梅真是一位贤内助,又及时把她们拉回热闹的气氛中。
沈菁闲不住,又话了:“边叔叔、蒋阿姨,我要出个题目。行不行?”
蒋苏梅和边国宁不知道沈菁又要出什么鬼点子,但都点头同意。
沈菁看着付辛和秦科,笑着道:“我要你们俩人各自通过一首诗词来表达你们对琪的印象。付辛,你认识琪这么多年,我相信你一定了解她。秦科,我不知道你认识琪多长时间,但我也希望你能出心里话。”
“哎呀,菁姐你又拿我打趣。”边琪亲昵地掐了沈菁一把。不过,她心里倒是又期待起来。
付辛听沈菁点他名,又紧张起来。而且是要给自己一直暗恋的边琪写诗,就更紧张了。不一会儿,他额头上就出汗了。
反观秦科,他倒是显得很自然,丝毫看不出紧张。
蒋苏梅和边国宁也想看这两个伙子再一轮斗诗。而且还要牵扯到自己可爱的女儿,更觉得有点意思。
蒋珂和赵俊也期待着,看着他俩。
秦科笑着对付辛道:“付兄先请。”
沈菁看着紧张又出汗的付辛,道:“不,还是秦科同学先来。”
秦科看了边琪一眼,她鼓励的眼神让他心中立刻就有了诗句。他不再客气,道:“边叔叔、蒋阿姨,我虽然认识琪不长时间,但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我如果表达不准确,请您们见谅。”
“笃信含才会露头,谢庭兰玉不轻愁。身名简择凭天赋,赢出关东五十州。”秦科又朗声吟咏道。她把边琪的家世、才华、自信、乐观和理想都表述出来。
蒋苏梅满意地点头,边国宁也颔首。
沈菁觉得秦科好像认识边琪好多年了。这怎么可能呢?她又盯着秦科,惊诧不已。
边琪热切地看着秦科,目不转睛。
大家又都看向付辛,见他犹犹豫豫,吞吞吐吐,满头大汗。
蒋苏梅见状,轻声道:“付辛,不要为难了。你想什么,就直接出来吧。”
付辛鼓起勇气,道:“老师、师母,我真心喜欢琪。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。”
边琪一听付辛这么直白,马上不高兴了,道:“付辛,我一直把你当作朋友。过去是,现在也是,希望将来也是。”
付辛喝了一杯酒,激动地道:“不,不。我不同意。”
边国宁道:“付辛,你是我的学生。学业上我可以提携你,但对于感情上的事情,我和你蒋阿姨都要尊重琪的意见,希望你也尊重她。过了今天,就不要再提了。”
付辛似乎没有听见边国宁的话,又喝了一杯酒,不停道:“琪,我喜欢你。”
付辛伤心地哭了。他醉了。此时此刻,他怎么可能不醉呢?
秦科和赵俊搀扶着付辛,去一楼的客房躺下了。
蒋苏梅看着付辛的样子,道:“这孩子不能喝酒,就别逞强了。边教授,你要跟老付好好一这件事。”
付辛这么一闹,餐桌上本来热闹的气氛有些走样。
边琪却是喜上眉梢,脸色绯红,高兴地对边国宁和蒋苏梅道:“爸、妈,您们这么尊重和宽容我,我敬您们一杯酒。”
边国宁和蒋苏梅看着开心的宝贝女儿,忘记了刚才的不快,高兴地喝了一杯酒。
蒋珂和赵俊也趁机向老两口敬酒,气氛又重新热闹起来。
秦科也向边国宁和蒋苏梅敬酒,老两口也愉快地接受了。他又向表姐蒋珂和赵俊两口子敬了一杯酒,她俩也喜欢秦科的坦率和才华,高兴地和他碰杯。
秦科又向沈菁敬酒。沈菁不知道是嫉妒还是高兴,不停地跟秦科碰杯。连续碰了几杯酒后,她看着秦科,道:“秦科,我是琪二十年的闺蜜。你要是敢欺负我们家琪,我沈菁第一个不答应。”
宴会结束了。
沈菁有点喝多了,边琪和蒋珂扶她去边琪的房间休息。
(四)
蒋珂和赵俊告辞后,蒋苏梅要边琪和秦科在客厅坐下,开始谈话。她们俩老老实实地坐直了。
蒋苏梅看着秦科,和蔼地问道:“秦,你喜欢琪什么?你了解她吗?你未来的打算是什么?”
秦科正襟危坐,不卑不亢地回答道:“蒋阿姨,我真心喜欢琪。喜欢她聪慧、知性、开朗、乐观、漂亮、灵气。琪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女孩,我愿意跟她继续交往下去,让我们彼此都能更好地了解对方。我计划明年去北京发展。我相信我的能力。我可能不能给琪多么富有的生活,但一定不会是穷苦的日子。我愿意一辈子对琪好,这样的话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女孩子过,而且也只想对琪一个人。请您和边叔叔相信我,同意琪跟我交往下去。”
蒋苏梅又问边琪:“琪,你喜欢秦科什么?你了解他吗?”
边琪看着母亲,道:“妈,我很喜欢秦科。喜欢他的真实、乐观、自信和才华。我想跟他继续交往下去,去不断了解他。希望您和我爸同意。”
蒋苏梅看着真情流露的女儿,道:“琪,我和你爸是开明的,不会干涉你的恋爱自由。我希望你们俩人是真心喜欢对方,而不是一时冲动。”
她又道:“我有几个要求,你俩能答应,就继续交往下去。第一,你们俩不能太早结婚,要以三年为期。第二,你俩结婚前不能同居。第三,你们自己的选择要自己负责。”
边琪老老实实地道:“妈,我答应您。”
秦科也郑重地道:“蒋阿姨,我也答应您。”
“好了,我有点累了。秦,你等付辛醒了以后再走。”蒋苏梅最后道。
秦科去一楼客房看了付辛一眼,见他还在酣睡中。
边琪上二楼自己的房间,见沈菁也在酣睡中。
她俩走出家门,在院子里的木椅上坐下来。秦科搂着边琪的腰,边琪倚在秦科身上。阳光透过爬满木架的葡萄蔓叶,洒在俩人身上,像镀了一层金。她们享受着这甜蜜静美的下午时光。
“你今天表现得很好。”边琪柔声道。
“琪,幸亏有你的缅茄和诗,否则,我就可能不及格了。如果边叔叔问我锦盒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,写了什么诗,那我可就闹笑话了。你真体贴入微。”秦科笑着道。
“我爸一定看出来楷字是我写的。他肯定怀疑那首诗也是我写的,所以,才要在诗词上考你。要是你写不出来诗,他会当面你。可他没想到写诗就是你的强项,他中计了。你的诗的确真好,我很喜欢。沈菁一定也被你的文采打动了。我没想到你的记忆力比我还好,你怎么这么聪明啊。”着,边琪抬起手,摸着秦科的额头。
“我一见付辛看你的眼神,就知道他也喜欢你。我不想失去你,所以,我必须全力以赴。”秦科亲着她的脸颊,道。
“付辛竟然拿一个开会的纪念品当作礼物。他把我当什么了?哼!”想起付辛的表现,边琪生气地道。
“琪,你也应该看到了那个标签。要是换作其他女孩子,可能会当场翻脸。你的涵养真好。”
“付辛要是再这样一意孤行下去,以后,连朋友都没得做了。”
“琪,你俩这么快又腻歪上了。”沈菁的声音从俩人背后传来。
“哎呀,菁姐姐,我以为你要睡到天黑呢。”边琪不知道沈菁什么时候醒了,笑道。
“秦科同学,你是不是看到我的笑话了?”沈菁看着秦科,笑道。
“沈菁同学,哪里?哪里?我知道你是为琪好,替琪着想。琪有你这样贴心的好朋友,我很高兴。”秦科笑道。
“琪,我知道那首《鹊桥仙》是谁写的了。我不打扰你们了。哈哈。”沈菁罢,扬长而去。
“沈菁真是性情中人。”秦科感慨道。
“沈菁不但热心、直率,还有才。我俩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。”边琪道。
时间过了十分钟,边国宁道:“我要以秦科同学敬贺我和蒋苏梅教授的一首七绝开头,抛砖引玉:妻生同里出苏杭,夫在西州读草堂。举案齐眉风雨共,缅茄刻记两情长。希望你们都放飞思绪,发挥出自己的才情。”
付辛是他的学生,边国宁自然要点付辛第一个出场。
付辛坐直腰板,神色严肃,盯着餐厅里的吊灯。半天后,终于开口了:“春风吹大地,桃李各芬芳。为把师恩报,山川一片香。”完,他还是一直盯着吊灯,不敢看大家。
边国宁摇头,蒋苏梅微笑,边琪憋着笑,秦科看不出表情,赵俊和蒋珂也抿嘴不语。
沈菁性格爽直,憋不住了,”噗哧“一声,差点把口里的酒喷出来,笑道:“付辛同学,高,实在是高。”完,她大笑不止,都笑抽了。把一旁的边琪也逗乐了。
付辛满脸通红,手足无措,把头低下了。
边国宁没有点评付辛,而是接着点名边琪,就像老师上课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一样。
边琪大方地道:“边教授,您和蒋教授既是老师,又是我的父母。我从聆听您们对我的教诲,目睹您们为人处事的一言一行。今天借这个好日子,我对您们声谢谢。一首七律写给您们:未能如志远方行,三尺书台伴一生。学富五车倾解惑,才高八斗誉嘉声。守求德度心良善,淡泊功名意静平。岁月不饶乌鬓白,三千弟子记师情。”
听完边琪声情并茂的七律,沈菁一声好,率先鼓掌。众人也一起鼓掌。边国宁点头,蒋苏梅怜爱地看着笑靥如花的女儿。秦科也被她的至情打动,热切地看着她。
沈菁提议为边琪同学的才情干杯,众人一致同意。
不等边国宁点名,沈菁直接对秦科道:“秦科同学,该轮到你了。”
边琪不同意,笑着道:“菁姐姐,你违规了,应该由边教授来点名。我觉得该轮到你了。”
“不,沈菁替我了。下面轮到秦科同学。”边国宁没有理会边琪的抗议,道。
大家一齐看向秦科,想知道他这个理科生能写出怎样更精彩的诗词。
付辛抬起头来,看着秦科,脸上阴晴不定,好像在一个理科生能有多少墨水?沈菁似笑非笑,紧盯着秦科。边国宁微笑着,蒋苏梅也静静地看着秦科。只有边琪了解秦科,相信他一定能诗惊四座。她热切地期待着。
看着大家的不同眼神,秦科平静地道:“我曾经也是学生,对老师的辛劳感受至深。今天借这个机会,斗胆作一首《忆秦娥》,献给老师。一是对边老师和蒋老师盛情款待我,表示感谢。二是对教过我的老师,表示敬意。”
罢,他朗声念道:“期高卓,劳心不倦身肩薄。身肩薄,门墙桃李,为师凭托。少年有志功伊霍,江湖傲对风波恶。风波恶,师言谨记,雨旸时若。”
秦科吟罢,餐厅里一时间安静了。
边琪高兴地看着他,激动不已。
付辛看着他,不相信似地瞪大了眼睛。
沈菁心直口快,马上质疑道:“秦科同学,你真是理科生?你是不是骗我们啊?”
蒋苏梅看着他,眼神惊讶。
边国宁开口道:“秦,你词中‘伊霍’二字的意思是什么?”
“边老师,‘伊霍’是指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。伊尹放太甲于桐。霍光废昌邑王,立宣帝。后二人常被并称,指能左右朝政的重臣。”秦科答道。
“‘雨旸时若’呢?”边国宁继续问道。
“边老师,《尚书》的《洪范》篇中有记载:‘曰肃,时雨若;曰乂,时旸若。’后用‘雨旸时若’谓晴雨适时,气候调和。在这首词里的意思是无论雨天晴天,事事都顺利。
听了秦科的回答,边国宁点头称许道:“秦,你回答正确,运用准确。”然后,他看着其他几个年轻人,笑着道:“你们几个要加油了。还有谁自告奋勇?”
蒋珂和赵俊没有吱声。
沈菁泄气了,道:“边叔叔,秦科一个理科生都能如此,我这个中文系科班出身的,即使能作得更好,也没有光彩。算了吧,我还是喝酒吧。”完,她自斟自饮了一杯酒。
边琪笑着道:“沈菁同学,你也很优秀啊。我最知道你的文采,快,你别藏着掖着了。”
蒋苏梅微笑地看着沈菁,目光里满含期待。
“我作得不好,可不许笑啊。”沈菁像是对大家,其实是对秦科。
沈菁不再嬉笑,郑重吟咏出来一首七绝:“沧海桑田几变迁,经霜历雪亦恬然。中年更显从容色,再借苍天五百年。”
“好气势。”秦科率先赞道。
“好一个‘再借苍天五百年’。菁,借你吉言,我和你蒋阿姨要活几百岁。哈哈。”边国宁开怀大笑道。
“菁姐姐,你太棒了。你故意先抑后扬,欲擒故纵。”边琪搂着沈菁的肩膀,打趣道。
蒋苏梅也满意地看着沈菁。
“爸,妈,来,为大才女沈菁,咱们大家一起举杯吧。”边琪及时提议道。
(二)
几杯酒过后,边国宁又有了兴致。他起身走进书房,拿来一本《史记》,翻到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,指着其中一段读了起来。读完后,问几个人:“我给你们十分钟,谁能背诵下来?”
付辛知道自己肯定不行,便不话。
沈菁道:“边叔叔,您给我一个时,我也背不下来。”
边琪觉得自己的记忆力足够好,道:“老爸,您至少得给我半个时。”
蒋珂和赵俊俩人也都摇头。
边国宁看向秦科。秦科见无人敢尝试,便笑着对边国宁道:“边叔叔,我想试一下。”
他双手接过边国宁手里的《史记》,迅速进入阅读状态。
十分钟,秦科合上书,开始背诵起来:“李陵既壮,选为建章监,监诸骑。善射,爱士卒。天子以为李氏世将,而使将八百骑。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,过居延视地形,无所见虏而还。拜为骑都尉,将丹阳楚人五千人,教射酒泉、张掖以屯卫胡。”
“数岁,天汉二年秋,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,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,欲以分匈奴兵,毋令专走贰师也。陵既至期还,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。陵军五千人,兵矢既尽,士死者过半,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。且引且战,连斗八日,还未到居延百余里,匈奴遮狭绝道,陵食乏而救兵不到,虏急击招降陵。陵曰:‘无面目报陛下。’遂降匈奴。其兵尽没,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。”
“单于既得陵,素闻其家声,及战又壮,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。汉闻,族陵母妻子。自是之后,李氏名败,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。”
听秦科流畅地背诵完全文,几个人皆惊叹他有如此过目不忘的能力。
边国宁感叹道:“我今天又见到过目不忘的人了。秦,你不读中文系,可惜了。你怎么会去读理工科呢?”
沈菁好奇地问道:“边叔叔,您以前见到的那个过目不忘的人是谁?”
边国宁不语,只是微笑。
边琪突然明白了,笑着道:“老爸,那个人就是您自己。”
边国宁闻言,哈哈大笑起来。
接着,边国宁又道:“这是司马迁《史记》中的名篇。你们对李陵的故事应该都有所了解,那么你们对李陵这个人怎么看待?”
付辛这次当仁不让,马上道:“李陵背叛大汉,投降匈奴,之后还不愿回到大汉,是不折不扣的叛徒汉奸。为后人不齿。”
边琪却持不同意见,道:“李陵当时是迫于无奈,一定有留得青山在,不愁没柴烧的想法。汉武帝杀了他的全家,才导致他不得不真降匈奴。李陵以后也不曾率兵和大汉交战过,所以,他不该受到谴责。”
沈菁赞同边琪的想法,道:“李陵少年得意,作战凶猛,战功赫赫,是当时少有的猛将。他有很高的军事才能,以五千步兵大战八万骑兵都不下风,直到弹尽粮绝。所以,英雄是不应该被指责的。”
秦科也赞同道:“李陵是一代名将,为保全部属性命,宁可背上骂名。无论如何,抛开他名将的光环和后人的井下石,我觉得李陵是一个有仁怀的人。就凭这一点,他就值得我们宽容。”
边国宁最后总结道:“只注重颂扬成功者,对失败或失意者少有宽容,这种民族情绪已经羁绊我们几千年了。从当今一个的体育赛事上,更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。这不是一个成熟民族应该持有的心态,所以,任重而道远啊。”
边国宁完,餐厅里一时间又陷入了静默。
(三)
蒋苏梅适时插话道:“边教授,你能不能不去谈论那些沉重的历史话题?在今天这样一个好日子里,我们应该高高兴兴才对。来的都是青年才俊,还有我们乖巧的女儿,你多听听她们话。你不要总是倚老卖老,否则,我和蒋珂、赵俊要给你背诵法律条文了。来吧,年轻人,咱们一起再喝一杯。”
蒋苏梅真是一位贤内助,又及时把她们拉回热闹的气氛中。
沈菁闲不住,又话了:“边叔叔、蒋阿姨,我要出个题目。行不行?”
蒋苏梅和边国宁不知道沈菁又要出什么鬼点子,但都点头同意。
沈菁看着付辛和秦科,笑着道:“我要你们俩人各自通过一首诗词来表达你们对琪的印象。付辛,你认识琪这么多年,我相信你一定了解她。秦科,我不知道你认识琪多长时间,但我也希望你能出心里话。”
“哎呀,菁姐你又拿我打趣。”边琪亲昵地掐了沈菁一把。不过,她心里倒是又期待起来。
付辛听沈菁点他名,又紧张起来。而且是要给自己一直暗恋的边琪写诗,就更紧张了。不一会儿,他额头上就出汗了。
反观秦科,他倒是显得很自然,丝毫看不出紧张。
蒋苏梅和边国宁也想看这两个伙子再一轮斗诗。而且还要牵扯到自己可爱的女儿,更觉得有点意思。
蒋珂和赵俊也期待着,看着他俩。
秦科笑着对付辛道:“付兄先请。”
沈菁看着紧张又出汗的付辛,道:“不,还是秦科同学先来。”
秦科看了边琪一眼,她鼓励的眼神让他心中立刻就有了诗句。他不再客气,道:“边叔叔、蒋阿姨,我虽然认识琪不长时间,但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我如果表达不准确,请您们见谅。”
“笃信含才会露头,谢庭兰玉不轻愁。身名简择凭天赋,赢出关东五十州。”秦科又朗声吟咏道。她把边琪的家世、才华、自信、乐观和理想都表述出来。
蒋苏梅满意地点头,边国宁也颔首。
沈菁觉得秦科好像认识边琪好多年了。这怎么可能呢?她又盯着秦科,惊诧不已。
边琪热切地看着秦科,目不转睛。
大家又都看向付辛,见他犹犹豫豫,吞吞吐吐,满头大汗。
蒋苏梅见状,轻声道:“付辛,不要为难了。你想什么,就直接出来吧。”
付辛鼓起勇气,道:“老师、师母,我真心喜欢琪。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。”
边琪一听付辛这么直白,马上不高兴了,道:“付辛,我一直把你当作朋友。过去是,现在也是,希望将来也是。”
付辛喝了一杯酒,激动地道:“不,不。我不同意。”
边国宁道:“付辛,你是我的学生。学业上我可以提携你,但对于感情上的事情,我和你蒋阿姨都要尊重琪的意见,希望你也尊重她。过了今天,就不要再提了。”
付辛似乎没有听见边国宁的话,又喝了一杯酒,不停道:“琪,我喜欢你。”
付辛伤心地哭了。他醉了。此时此刻,他怎么可能不醉呢?
秦科和赵俊搀扶着付辛,去一楼的客房躺下了。
蒋苏梅看着付辛的样子,道:“这孩子不能喝酒,就别逞强了。边教授,你要跟老付好好一这件事。”
付辛这么一闹,餐桌上本来热闹的气氛有些走样。
边琪却是喜上眉梢,脸色绯红,高兴地对边国宁和蒋苏梅道:“爸、妈,您们这么尊重和宽容我,我敬您们一杯酒。”
边国宁和蒋苏梅看着开心的宝贝女儿,忘记了刚才的不快,高兴地喝了一杯酒。
蒋珂和赵俊也趁机向老两口敬酒,气氛又重新热闹起来。
秦科也向边国宁和蒋苏梅敬酒,老两口也愉快地接受了。他又向表姐蒋珂和赵俊两口子敬了一杯酒,她俩也喜欢秦科的坦率和才华,高兴地和他碰杯。
秦科又向沈菁敬酒。沈菁不知道是嫉妒还是高兴,不停地跟秦科碰杯。连续碰了几杯酒后,她看着秦科,道:“秦科,我是琪二十年的闺蜜。你要是敢欺负我们家琪,我沈菁第一个不答应。”
宴会结束了。
沈菁有点喝多了,边琪和蒋珂扶她去边琪的房间休息。
(四)
蒋珂和赵俊告辞后,蒋苏梅要边琪和秦科在客厅坐下,开始谈话。她们俩老老实实地坐直了。
蒋苏梅看着秦科,和蔼地问道:“秦,你喜欢琪什么?你了解她吗?你未来的打算是什么?”
秦科正襟危坐,不卑不亢地回答道:“蒋阿姨,我真心喜欢琪。喜欢她聪慧、知性、开朗、乐观、漂亮、灵气。琪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女孩,我愿意跟她继续交往下去,让我们彼此都能更好地了解对方。我计划明年去北京发展。我相信我的能力。我可能不能给琪多么富有的生活,但一定不会是穷苦的日子。我愿意一辈子对琪好,这样的话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女孩子过,而且也只想对琪一个人。请您和边叔叔相信我,同意琪跟我交往下去。”
蒋苏梅又问边琪:“琪,你喜欢秦科什么?你了解他吗?”
边琪看着母亲,道:“妈,我很喜欢秦科。喜欢他的真实、乐观、自信和才华。我想跟他继续交往下去,去不断了解他。希望您和我爸同意。”
蒋苏梅看着真情流露的女儿,道:“琪,我和你爸是开明的,不会干涉你的恋爱自由。我希望你们俩人是真心喜欢对方,而不是一时冲动。”
她又道:“我有几个要求,你俩能答应,就继续交往下去。第一,你们俩不能太早结婚,要以三年为期。第二,你俩结婚前不能同居。第三,你们自己的选择要自己负责。”
边琪老老实实地道:“妈,我答应您。”
秦科也郑重地道:“蒋阿姨,我也答应您。”
“好了,我有点累了。秦,你等付辛醒了以后再走。”蒋苏梅最后道。
秦科去一楼客房看了付辛一眼,见他还在酣睡中。
边琪上二楼自己的房间,见沈菁也在酣睡中。
她俩走出家门,在院子里的木椅上坐下来。秦科搂着边琪的腰,边琪倚在秦科身上。阳光透过爬满木架的葡萄蔓叶,洒在俩人身上,像镀了一层金。她们享受着这甜蜜静美的下午时光。
“你今天表现得很好。”边琪柔声道。
“琪,幸亏有你的缅茄和诗,否则,我就可能不及格了。如果边叔叔问我锦盒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,写了什么诗,那我可就闹笑话了。你真体贴入微。”秦科笑着道。
“我爸一定看出来楷字是我写的。他肯定怀疑那首诗也是我写的,所以,才要在诗词上考你。要是你写不出来诗,他会当面你。可他没想到写诗就是你的强项,他中计了。你的诗的确真好,我很喜欢。沈菁一定也被你的文采打动了。我没想到你的记忆力比我还好,你怎么这么聪明啊。”着,边琪抬起手,摸着秦科的额头。
“我一见付辛看你的眼神,就知道他也喜欢你。我不想失去你,所以,我必须全力以赴。”秦科亲着她的脸颊,道。
“付辛竟然拿一个开会的纪念品当作礼物。他把我当什么了?哼!”想起付辛的表现,边琪生气地道。
“琪,你也应该看到了那个标签。要是换作其他女孩子,可能会当场翻脸。你的涵养真好。”
“付辛要是再这样一意孤行下去,以后,连朋友都没得做了。”
“琪,你俩这么快又腻歪上了。”沈菁的声音从俩人背后传来。
“哎呀,菁姐姐,我以为你要睡到天黑呢。”边琪不知道沈菁什么时候醒了,笑道。
“秦科同学,你是不是看到我的笑话了?”沈菁看着秦科,笑道。
“沈菁同学,哪里?哪里?我知道你是为琪好,替琪着想。琪有你这样贴心的好朋友,我很高兴。”秦科笑道。
“琪,我知道那首《鹊桥仙》是谁写的了。我不打扰你们了。哈哈。”沈菁罢,扬长而去。
“沈菁真是性情中人。”秦科感慨道。
“沈菁不但热心、直率,还有才。我俩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。”边琪道。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gqlou.com/xs/3/3955/2560833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gqlou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