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六十九章 儒学考试
推荐阅读: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、美利坚:我来是留学,不是留情啊、四合院:从青霉素开始、末世: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、仙子都只想和我修行、都市医仙,女总裁们最强救星、华娱1990,我是电影厂厂长、暮汉昭唐、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、盘龙神剑、
淳于越很热情,大开中门,将所有朝臣迎接到了府中。
毕竟,府中已经冷清很久了。儒学也已经冷清很久了。
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,一定要抓住啊。
于是,朝臣们纷纷走了进来。
淳于越看了看,发现这朝臣来的……比参加朝会还要全。
淳于越,已经热泪盈眶了。
朝臣们搓着手,有心直接问,但是又觉得太直接。
他们想了想,委婉的道:“淳于博士……那个……陛下与你,谈论了些什么?”
淳于越脱口而出:“陛下要兴儒学。”
完之后,淳于越才发现,自己好像错了。
陛下要兴儒学,一直是自己臆想出来的,陛下好像并没有。
但是,陛下重用自己,难道不是要兴儒学吗?
自己这样,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……
于是,淳于越就轻轻地咳嗽了一声,道:“儒学……复兴在即啊。”
朝臣们面面相觑,都有点不知道怎么答话。
其实,他们买通了宫中的宦官,大概知道,陛下向淳于越询问的,是怎么处置满朝文武。
怎么到了淳于越口中,反而成了兴儒学了呢?
是宦官撒谎了,还是淳于博士撒谎了?
很快,有人恍然大悟,道:“我明白了。”
其他人立刻凑过来,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,问道:“你明白什么了?”
那人低声道:“这其实是淳于博士对我们的考验。”
其他人:“嗯?”
那人低声道:“这些年来,淳于博士最想做的事是什么,你们知道吗?”
“淳于博士心心念念的,就是要兴儒学。”
但是一直得不到机会,也没有人支持。
淳于博士这心里面苦啊。
现在咱们有求于人,博士这是怪我们昔日的冷遇,要拿捏我们一下。
其他人听了之后,都大不以为然,无语的道:“淳于博士,如今也年岁不了,怎么行事与孩童一般?”
又有人叹了口气,道:“如今咱们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吧。”
于是,他们都干笑着对淳于越道:“是啊,是啊,儒学好啊。我们一直都心向儒学。”
“今日,我们终于鼓足勇气,来向淳于博士请教了。”
淳于越更是大喜。
他看着满朝文武,激动的搓了搓手,然后道:“那你们今日,当真愿意随我读书?”
满朝文武使劲点头:“正是,正是。”
淳于越嗯了一声,道:“那老夫可要考考你们了。”
满朝文武:“……”
卧槽,你还来劲了是吧?
给你点面子,心向儒学,你见好就收呗,你还要考考我们。
你子……
淳于越却不知道众人的内心所想。
他认真的道:“等考察结束之后,我会根据你们儒学水平的高低,将你们分成甲乙丙三等。”
“然后根据你们的等级来授课。”
众人面面相觑。
不是……
谁要上课了?
淳于越自己还在那自得意:槐谷子,你不是在商君别院,教授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课程吗?
现在好了,我这淳于府,也有课程了。
以后我们两个就打擂台,看谁的课程更受欢迎。
淳于越在那心中暗爽,其他人则嘀嘀咕咕。
有人道:“淳于博士,这也太得寸进尺了。”
“点到为止不好吗?为何还要上课啊。”
其他人道:“那你上不上课啊?”
这人道:“那必定是要上课啊。”
“现在淳于越乃是陛下眼前的红人,我若不上课,他改日在陛下面前我几句坏话,我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?”
其他人点头道:“这就对了。不忍则乱大谋。”
“我们今日,就哄着淳于越,让他高兴算了。”
“等他高兴之后,把昨日在陛下面前的话告诉我们,我们心里也就踏实了,免得整日提心吊胆。”
众人都点了点头。
与此同时,淳于越已经指挥着众人,弄来了很多几。
朝臣们就哈欠连天的开始读书。
这时候外面已经有桌椅了,坐着十分的舒服。
可是淳于越这里,还是几。
跪坐了一会,腿都麻了,真是痛苦啊。
一个时辰之后,淳于越终于把试题出好了。
第一题是默写题,也叫补充完整。
比如:子曰,三人行……
下面一句是什么?
第二题难度就要大一点了。
子曰,贤哉回也。试论,回有何贤?
第三题难度更大。
孔子、曾子、子思、孟子、荀子……试阐述儒学世袭传承。
第四题简直就不是人能回答出来的。
卫鞅以法治国,强秦兼并天下。
槐谷子以商治国,大秦国富民强。
试问以儒治国,于大秦将有何益处?
朝臣们脑袋都要挠秃了。
第一题还算比较简单。
就算他们不是儒学门生,论语这种经典总是读过的。
于是,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众人都轻轻松松的答出来了。
第二题就有点难了。
不是还是有相当的人,结合颜回的生平,洋洋洒洒的论证了一番。
第三道题,大多数人就不知道了。
毕竟大家也不是研究儒学的,平时没怎么注意过。
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写出来了。
至于第四题……
所有人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。
商鞅以法治国,那效果大家是亲眼所见。
谪仙以商治国,大家也确实都有钱了,几乎过上了活神仙的好日子。
但是你这以儒治国……
先不能为大秦带来什么好处……
这……真的可行吗?
如果以儒治国可行的话,为何历代的郡王,都抛弃了儒学呢?
大家其实两眼一抹黑,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以儒治国。
有人绞尽脑汁,最后胡言乱语了一些东西。
比如,淳于博士,乃当代大儒也,人品贵重,堪称楷模。
若大秦以儒治国,必定人人为楷模,人人为道德君子。
则大秦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重现三代大同世界也……
反正就是吹捧淳于越,吹捧儒学呗。
试卷收上来之后,淳于越看的连连点头。
实话,淳于越对于儒学怎么治国,心里也没底。
看了群臣的答案之后,恍然大悟:原来儒学治国,有这么多好处啊。
毕竟,府中已经冷清很久了。儒学也已经冷清很久了。
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,一定要抓住啊。
于是,朝臣们纷纷走了进来。
淳于越看了看,发现这朝臣来的……比参加朝会还要全。
淳于越,已经热泪盈眶了。
朝臣们搓着手,有心直接问,但是又觉得太直接。
他们想了想,委婉的道:“淳于博士……那个……陛下与你,谈论了些什么?”
淳于越脱口而出:“陛下要兴儒学。”
完之后,淳于越才发现,自己好像错了。
陛下要兴儒学,一直是自己臆想出来的,陛下好像并没有。
但是,陛下重用自己,难道不是要兴儒学吗?
自己这样,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……
于是,淳于越就轻轻地咳嗽了一声,道:“儒学……复兴在即啊。”
朝臣们面面相觑,都有点不知道怎么答话。
其实,他们买通了宫中的宦官,大概知道,陛下向淳于越询问的,是怎么处置满朝文武。
怎么到了淳于越口中,反而成了兴儒学了呢?
是宦官撒谎了,还是淳于博士撒谎了?
很快,有人恍然大悟,道:“我明白了。”
其他人立刻凑过来,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,问道:“你明白什么了?”
那人低声道:“这其实是淳于博士对我们的考验。”
其他人:“嗯?”
那人低声道:“这些年来,淳于博士最想做的事是什么,你们知道吗?”
“淳于博士心心念念的,就是要兴儒学。”
但是一直得不到机会,也没有人支持。
淳于博士这心里面苦啊。
现在咱们有求于人,博士这是怪我们昔日的冷遇,要拿捏我们一下。
其他人听了之后,都大不以为然,无语的道:“淳于博士,如今也年岁不了,怎么行事与孩童一般?”
又有人叹了口气,道:“如今咱们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吧。”
于是,他们都干笑着对淳于越道:“是啊,是啊,儒学好啊。我们一直都心向儒学。”
“今日,我们终于鼓足勇气,来向淳于博士请教了。”
淳于越更是大喜。
他看着满朝文武,激动的搓了搓手,然后道:“那你们今日,当真愿意随我读书?”
满朝文武使劲点头:“正是,正是。”
淳于越嗯了一声,道:“那老夫可要考考你们了。”
满朝文武:“……”
卧槽,你还来劲了是吧?
给你点面子,心向儒学,你见好就收呗,你还要考考我们。
你子……
淳于越却不知道众人的内心所想。
他认真的道:“等考察结束之后,我会根据你们儒学水平的高低,将你们分成甲乙丙三等。”
“然后根据你们的等级来授课。”
众人面面相觑。
不是……
谁要上课了?
淳于越自己还在那自得意:槐谷子,你不是在商君别院,教授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课程吗?
现在好了,我这淳于府,也有课程了。
以后我们两个就打擂台,看谁的课程更受欢迎。
淳于越在那心中暗爽,其他人则嘀嘀咕咕。
有人道:“淳于博士,这也太得寸进尺了。”
“点到为止不好吗?为何还要上课啊。”
其他人道:“那你上不上课啊?”
这人道:“那必定是要上课啊。”
“现在淳于越乃是陛下眼前的红人,我若不上课,他改日在陛下面前我几句坏话,我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?”
其他人点头道:“这就对了。不忍则乱大谋。”
“我们今日,就哄着淳于越,让他高兴算了。”
“等他高兴之后,把昨日在陛下面前的话告诉我们,我们心里也就踏实了,免得整日提心吊胆。”
众人都点了点头。
与此同时,淳于越已经指挥着众人,弄来了很多几。
朝臣们就哈欠连天的开始读书。
这时候外面已经有桌椅了,坐着十分的舒服。
可是淳于越这里,还是几。
跪坐了一会,腿都麻了,真是痛苦啊。
一个时辰之后,淳于越终于把试题出好了。
第一题是默写题,也叫补充完整。
比如:子曰,三人行……
下面一句是什么?
第二题难度就要大一点了。
子曰,贤哉回也。试论,回有何贤?
第三题难度更大。
孔子、曾子、子思、孟子、荀子……试阐述儒学世袭传承。
第四题简直就不是人能回答出来的。
卫鞅以法治国,强秦兼并天下。
槐谷子以商治国,大秦国富民强。
试问以儒治国,于大秦将有何益处?
朝臣们脑袋都要挠秃了。
第一题还算比较简单。
就算他们不是儒学门生,论语这种经典总是读过的。
于是,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众人都轻轻松松的答出来了。
第二题就有点难了。
不是还是有相当的人,结合颜回的生平,洋洋洒洒的论证了一番。
第三道题,大多数人就不知道了。
毕竟大家也不是研究儒学的,平时没怎么注意过。
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写出来了。
至于第四题……
所有人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。
商鞅以法治国,那效果大家是亲眼所见。
谪仙以商治国,大家也确实都有钱了,几乎过上了活神仙的好日子。
但是你这以儒治国……
先不能为大秦带来什么好处……
这……真的可行吗?
如果以儒治国可行的话,为何历代的郡王,都抛弃了儒学呢?
大家其实两眼一抹黑,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以儒治国。
有人绞尽脑汁,最后胡言乱语了一些东西。
比如,淳于博士,乃当代大儒也,人品贵重,堪称楷模。
若大秦以儒治国,必定人人为楷模,人人为道德君子。
则大秦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重现三代大同世界也……
反正就是吹捧淳于越,吹捧儒学呗。
试卷收上来之后,淳于越看的连连点头。
实话,淳于越对于儒学怎么治国,心里也没底。
看了群臣的答案之后,恍然大悟:原来儒学治国,有这么多好处啊。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gqlou.com/xs/4/4468/2763887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gqlou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